大家好,我是布衣公子。
今天我们继续【K091-《企业文化迷思》】这份作品的文案阐述。
第二章:是啥?文化概念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文化”这一词汇应用得非常普遍,可以说,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有关“文化”的描述,比如,喝茶有茶文化、饮酒有酒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交往有礼仪文化、过节有节日文化、祭拜有祭祀文化等等。
总之,人们会将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礼尚往来、信仰追求、娱乐休闲、婚丧嫁娶等皆称之为文化。
但如果让你明确地讲一讲什么是文化,估计很难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文化的定义足够权威到能让大家都认可。
所以我认为:不要试图去精确定义“文化”,而是要准确理解“文化”。
用咱老百姓的大白话来说,文化就是“过日子的一种方式”,这个方式,就叫做——活法。
但这种“过日子的方式”不是凭自己喜好所任意选择的,而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所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远离野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并不断繁衍生息。
所以,文化虽然难以定义,但我们却可以用两个字来非常直观地表达它,它就是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的“活法”。
实际上,企业文化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
同样,我认为,不必要纠结企业文化的定义,只要我们能够理解企业文化到底是啥就可以了。
既然文化即“活法”,那么,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的“活法”。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再把企业文化误解为花里胡哨的东西了,企业文化不是与经营无关,而是时时刻刻息息相关,是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
文化可以用“活法”二字来进行精准简要地描述,企业文化是否也可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呢?那就是“干法”!细化的描述就是企业完成工作的方式。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干法建设,就是继承和遵循好干法,摈弃坏干法,创造新干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应始终聚焦业务问题,以企业生存和发展为第一要务。
张岱年,方克立所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及程裕祯所著《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均采用文化结构的四层说:即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
类比文化的四层结构,企业文化也可以分为四层结构,即:精神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制度层文化、物质层文化。
我把这四层用“道、礼、法、器”这四个字来代替。
这四层文化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道”——精神层文化: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细分理念、社会责任;
“礼”——行为层文化:基本礼仪、工作纪律、道德准则、倡导与反对、企业高压线、仪式与活动;
“法”——制度层文化:奖惩激励制度、具体工作制度;
“器”——物质层文化:产品与服务、工作环境、建筑容貌、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工作服等。
一家企业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参考许多企业文化相关的论述资料,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深入思考,我认为,一家公司当前所真正实践着的企业文化,一定离不开以下四个方面:
①根植土壤:企业所属的环境文化,如传统文化、时代文化、地域文化等;
②不忘本来:企业过去的成功基因,起源于创始人和核心团队;
③着眼将来:企业未来的成功期许,企业能够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的文化;
④融合外来:企业外部的优秀文化,如标杆企业的文化或新员工带来的文化。
①根植土壤:企业所属的环境文化。
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伴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自然“生长”出来的,它的根就是企业过去的成功基因,它的土壤就是企业所属的环境文化。
主要包括: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所属的地域文化。
②不忘本来:企业过去的成功基因。
无论什么企业,本身都已经存在一定的文化,比如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有很多独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等。
所以,企业文化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绝不是信手抄来的标语、口号。文化建设并不像盖房子一样是在空地上“塑造”出来的,而是由企业过去的成功基因逐步发展而来的。
企业的传统文化受企业创始人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都是企业过去的成功基因,是企业的根,企业的本,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企业文化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尤其是当组织获得成功,其文化更具有说服力。
比如,同仁堂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又比如,国外某造船厂也有一句古训:“我们要造好船,如果可能的话,赚点钱,如果必要的话,赔点钱,但永远要造好船。
但是,有的企业在文化的塑造中,却丢掉了根,忘掉了本,一味效仿照搬,忽视了本企业成功基因的传承;这样“塑造”出的文化,与员工难以产生心理的契合,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③着眼将来:企业未来的成功期许。
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最高纲领,那么,我们需要的文化,就是让企业能够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的文化!
其一、企业文化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不可能作为单一的附加行为独立存在,它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及运营水平,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样,不同的战略也会塑造和强化不同的文化。
其二、企业文化要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文化本是群体的一种传统,是一种常态,是不自觉中长期形成的。那么,为什么要刻意去建设文化呢?商业社会充满竞争,竞争的法则就是强者生存。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体更有竞争力,让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人剪短头发、穿一身紧身衣服,跨上马背。简简单单几个改良动作,却让赵国在十几年时间里领土大增,改变了整个战国的形势。
④融合外来:企业外部的优秀文化。
学习和借鉴优秀企业的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便捷的方式,特别是要重点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文化,即文化理念。
我在整理素材的过程中,结合很多企业的理念或价值观,整理出其中十二个高频的关键词,如下:
(1)成就客户;(2)持续创新;(3)追求卓越;(4)至诚至信;(5)合作共赢;(6)员工为本;(7)敦本务实;(8)正道成功;(9)团结协作;(10)勇于担当;(11)大道至简;(12)永葆激情。
当然,对别人的企业文化不能盲目照抄、生搬硬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批判地学,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