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与长江存储达成合作,将使用长江存储的混合键合专利技术,从其V10(第10代)NAND开始应用。这一合作不仅是技术领域的强强联合,更预示着全球半导体存储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革。
为啥三星要低头和长江存储合作三星近日与长江存储签署了3D NAND混合键合专利许可协议,从第10代V-NAND(V10)开始,将使用长江存储的专利技术,特别是在“混合键合”技术方面。
三星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下一代V10 NAND,预计堆叠层数将达到420至430层,当层数超过400层时,底层外围电路的压力会显著增加,影响芯片的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星决定在V10NAND中引入W2W混合键合技术,该技术通过直接将两片晶圆贴合,无需传统凸点连接,从而缩短电气路径,提高性能与散热能力,同时优化生产效率。
而早在四年前,长江存储就率先将混合键合技术应用于3D NAND制造,并命名为“晶栈”,同时建立了完善的专利布局。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掌握3D NAND混合键合关键专利的公司包括美国Xperi、中国长江存储和中国台湾台积电,三星几乎无法绕开长江存储的专利布局。
因此三星最终选择通过专利授权方式达成协议,而非尝试规避专利,以降低未来潜在的法律和市场风险,并加快技术研发进度。此外除了三星,SK海力士也在开发用于400层以上NAND产品的混合键合技术,未来可能同样需要与长江存储达成专利授权协议。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三星在V10、V11、V12等后续NAND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仍可能需要继续借助长江存储的专利技术。

据报道,三星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的下一代V10 NAND中引入长江存储名为“晶栈(Xtacking)”混合键合专利技术,预计将使得NAND的堆叠层数达到420-430层左右。据传SK海力士也正与长江存储谈判欲引用此专利。
“晶栈(Xtacking)”是长江存储自研多年的混合键合技术,并建立了完善的专利布局。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掌握3D NAND混合键合专利的公司只有美国Xperi、中国长江存储和中国台湾台积电等三家公司。包括三星、SK海力士等巨头要将此技术应用在NAND芯片制造中,几乎都无法绕开长江存储的专利布局。
此前,长江存储利用“晶栈(Xtacking)”成功制造出了232层堆叠的NAND芯片,尽管受到美国的打压,但Xtacking 4.0(第五代)工艺依然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成功应用于294层的第五代3D NAND闪存芯片中。
三星曾在2024年4月宣布量产第九代V9 QLC V-NAND闪存,堆叠层数为280层。三星在NAND生产中采用的COP技术在层数超过400层时,底层外围电路的压力会显著增加,从而影响到NAND芯片的可靠性。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