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约车诞生开始,网约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矛盾就结下了。
起初是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不少出租车司机怨怪滴滴打车、一喂顺风车等平台的出现,是抢了自己的客源。因此没少干围追堵截的事儿。
但是随着网约车的势力渐盛,羽毛日益丰满,并且凭借着自己方便、快捷、价低等优势,一下子把出租车打得溃不成军。
至此,在网约车和出租车第一回合的交锋中,出租车彻底落败。本来以为这个行业终将会慢慢消散,就跟之前的黄包车一样,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是没想到,转机就在意想不到之中。
从前年开始,网约车行业就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情况。尽管进行了领域的细分,还根据平台的特色做了调整,但是依然不见成效。这时候很多平台就把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了出租车身上,这个曾经被自己看不起的小伙伴,如今又成了众多平台争抢的香饽饽。
要不说程维是行业第一人呢,也是他率先领悟到这一点,早早跟出租车行业伸出了橄榄枝,后面高德等平台也不甘示弱。
网约车大佬们把出租车抬上明面儿,自然有大大的优势,比如挖掘到了行业最新的增长点,引入了公平竞争的机制等等,再或者是实现了巡网融合,让行将就木的出租车也发挥出了自己的余热。
但是这一系列的受益者里面,并不包含网约车司机。
从大的方面来说,网约车司机跟出租车纯粹是竞争关系,在有些方面出租车甚至还能更胜一筹。比如出租车既可以网上接单,也可以线下巡游,还不用受服务时间的限制,完全可以一辆车两班倒,歇人不歇车。
再比如,出租车公司还能给司机交五险一金,就连维修和保养都可以交给营运车公司来负责,这对网约车司机来说,完全是不敢想的事儿。
还帮忙维修保养?对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来说,恨不得让司机倒贴钱给平台,怎么可能指望它们给司机花钱?
接单渠道多、待遇好、还不用忍受乘客的刁难,这怎么能让网约车司机不眼红嫉妒。尤其是在现下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更惹网约车司机冒火。
因此,对网约车司机来说,从去年开始,他们的优越感就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有无穷的矛盾,这也是这两年网约车和出租车矛盾频发的原因。
真正的始作俑者--平台却置身事外,对他们来说,这只不过是运力的较量罢了 。
出租车拒载的那刻开始,就对出租车没好感
出租车咋整最后都免不了被淘汰,拒载,服务态度不好,价高,高峰期打不到车。网约车要方便的多,就算你们堵的再厉害也没用,大不了最后全整成合规的,再怎么样门槛也要低的多,费用也小很多
一喂顺风车就是个锤子,注册半个月一个单都没有,而且价格比公交车还便宜,主要是导航虚拟定位偏差离谱,零接单立马注销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