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不妨点个关注再走!
文章观点立足于《雍正王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01
太子胤礽复立后,意外得知任伯安手里有一部叫做《百官行述》的书籍,里面记载着文武百官的秘密。
他利用自己在吏部管理百官档案的机会,广布耳目,把三百多名官儿的隐事,都记录下来了。编了一本册子,叫做百官行述。
若得到这个东西,毫无疑问就可以要挟百官,风头盖过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等人。

于是,他私下与任伯安达成交易,让老十三释放被关押的刘八女,来换取对方手里的《百官行述》。
四阿哥胤禛将计就计,让年羹尧以“捉拿钦犯”的名义前往江夏镇,实际上是想夺走《百官行述》。
不久后,年羹尧带兵突袭江夏镇,亮明身份并出示胤禛手谕,将任伯安、刘八女及淮安营官兵围困。
按照既定的计划,事情到这里基本就完结了,可年羹尧却以“搜查罪证”为由,劫掠江夏镇金银珠宝数百万两。事后为掩盖罪行,他居然下令屠杀整个镇子700多口,官兵、平民、妇孺无一幸免。
事情传到老四耳中,当场拍桌子发飙,将年羹尧训斥一番。

生气归生气,年羹尧毕竟是自己培养起来的亲信,他不救谁救。
随后,老四把诸位兄弟叫到自己府邸来,当着众人的面烧了《百官行述》,并解释称:
年羹尧进京述职,今天到家里来看我,说是那个叫什么刘八女的钦犯,从刑部大牢里逃了出去,他奉了毓庆宫的札子,到江夏镇拿人,遇到了抵抗 ,结果呢?
就把那个刘八女的庄子给剿了,哎,连八弟九弟的门人叫什么任伯安的,也一刀给杀了......
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怎么能瞒得住康熙,很快,他就提拔年羹尧为四川巡抚,并宣他到南京阐述事情原委。
老四是这样交代年羹尧的,只说是奉太子的令去江夏镇捉拿钦犯刘八女,遇到抵抗才反杀庄丁和官兵,太子的事情一个字也不准说。
基本上,事情到这里就截止了。
刘八女是逃犯、任伯安祸乱朝纲、淮安营的官兵想要把黑的变成白了、庄丁平日里欺压百姓,这些人都该死。
甚至太子派过去拉拢任伯安的黄侍郎,也死有余辜。

但,庄子里的普通百姓又犯了什么错呢?他们凭什么白白丢了性命。
康熙的惩处更让人不理解,年羹尧不仅没受处分,反而还从四川提督升为四川巡抚,这是为什么?
02
从康熙的反应来看,显然认可了年羹尧的说辞与做法。
此前张五哥被冤枉一事,仅仅只是一条人命他就怒不可遏,这可是700多口人啊,康熙为何会认同。
原因还要从康熙四十六年的那场大水说起!
当时,老四和老十三去江南赈灾,半路曾在江夏镇借宿一晚,结果与刘八女的人发生冲突。
刘八女闻讯赶来,一眼便知道老四一行人不简单,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刘八女认为“强龙不压地头蛇”,后来直接把老四等人赶出江夏镇。
期间还把康熙亲赐的“礼仪德化”牌匾亮了出来,老四再大能大的过皇帝,最后屈辱的离开。

这件事情老四不让人提,更不允许再提“江夏镇”三个字,但康熙可能不知道吗?自然有渠道能知晓。
老四、老十三再怎么说也是钦差,代表的可是康熙老爷子的脸,刘八女的行为无疑是在打康熙的脸。
退一步讲,康熙赐给江夏镇“礼仪德化”牌匾,是让他们宣扬优秀文化,而不是作威作福、横行乡里,这是在给康熙抹黑。
一个奴才居然敢欺上瞒下、抹黑主子,这样的人能活吗?自然不能,必须要死。
皇帝的话是圣旨,“礼仪德化”的匾额是自己赐予的,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无论江夏镇是个什么样,碍于面子都不能由自己直接处理,年羹尧的行为无疑符合康熙的利益。
扎在自己名声的一根刺被拔掉,手段可能不是很好,结果却是他想要的,赏赐也在情理之中。
03
至于第二点就是在保护年羹尧。
康熙提拔他为四川巡抚,是在向太子、老八等人传达一个信号——这个人我保了,你们不能动。

康熙最初了解的真相,就是老四上述说的那番话,可康熙又不傻,怎可能不知道其中的猫腻。
刘八女跑了,太子派年羹尧去江夏镇抓人,老四火烧《百官行述》。
康熙小眼一眯就能猜出大概得真相,肯定是太子想要《百官行述》,以此来要挟百官。
后来,老八从老四手里偷来任伯安的信,借助老十四的手交到康熙手里,此刻所有的猜测都已经得到证实。
康熙让张廷玉将信寄给太子,已经不是警告了,而是直接把太子逼上绝路,逼他造反。
所以在康熙的眼里,年羹尧只是棋子而已,死了一了白了,但活着却有大用。
什么用?就是为老四打造班底。

康熙很早就不对太子抱有希望了,老大又被圈禁,老三、老八也早早出局,唯一能继承大统的只剩老四和老十四。
年羹尧是老四一手培养起来的,留下他会是一把好用的刀,未来会有大用处。
年羹尧心狠手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位杀伐果断的悍将。
皇帝治理天下靠得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有用的人。
老四有心机、有城府,但治大国如烹小鲜,仅仅一个老十三完全不够。
这个时候保下年羹尧,不管是对老四夺嫡,还是未来治理天下,都十分有用。
可以说,从康熙皇帝保下年羹尧的那一刻,就已经能看出他想立老四为储君。
总的来说,江夏镇惨案加速太子党的瓦解,让老四在乱局中快速崛起。

只是可惜了哪些无辜的百姓,但,这就是古代政治的残酷。
帝王权谋、皇子争斗,都需要流血,有些人该死,有些人则会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在这里也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年羹尧为何敢血洗江夏镇,是临时见财起意,还是早有预谋。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康熙:老子赐下牌匾,是让你们拿来欺负我的儿子的[滑稽笑]还是俩儿子![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