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成为“三高”新宠,春季预防“三高”做好检查很重要

寒天看健康 2023-03-02 15:38:01

城市中快速的生活节奏,日益上涨的消费水平,让“三高”这个词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经常提到的健康话题。不仅中老年人面临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沾染上了这种“富贵病”。

熬夜、应酬、抽烟、喝酒、压力过大、暴饮暴食,这是许多职场人士绕不开的关键词。也正是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让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受到“三高”的困扰。

什么是“三高”?

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是现代人代谢症候群的基础,这已经到单纯中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出现,更有可能导致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甚至猝死。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得“三高”?

因为“三高”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不少中年人自以为身体强壮,对“三高”抱无所谓态度或未意识到“三高”危害;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以车代步,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等结构不均衡的饮食,以及烟酒侵害等原因,疾病便乘虚而入,令这一年龄段的人纷纷“中箭落马”,也造成很多中年朋友不得不提前面对“三高”及其所致的诸病。

“三高”和胖瘦有关系吗?

在普通人印象中,成人肥胖症患者血液中胆固醇会很高,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新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肥胖成人有三成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正常或偏低。瘦人患血脂异常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事实上,血脂尤其是其中的胆固醇高低与体型胖瘦并没有必然联系,不能以胖瘦来判断是否出现血脂异常。

体型瘦的人如果不经常运动,胆固醇也有可能升高,且不经常运动的人体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俗称的“坏胆固醇”)含量会明显高于有运动习惯的人。

体型偏瘦但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虽然体内脂肪没有肥胖者多,但他们得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与胖人无异。因为冠心病与脂肪的相关性较小,而与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密切相关。体型较瘦的人患血脂异常的特点大多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都低于正常水平,这类人容易患冠心病。这是因为“坏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小米粒样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狭窄、血供不足,引发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常见于肥胖成人,其危害性在于患者血管的脆性明显增高,容易破裂出血,特别是在有高血压情况下更易发生脑出血。

春季预防“三高”做好检查很重要

春季是“三高”疾病的高发季,随着时间、年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加,很多疾病的发作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所以定期检查非常有必要。

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定期检查能帮助提前发现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

“三高”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检查+生活调节。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