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这件事,我们太熟悉了!
就算没有将补钙从小到大贯彻到底,也会被长辈常常叮嘱「补钙才能长得高」。
的确,钙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孩子缺钙易患佝偻病、身材矮小,成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骨质增生。

然而,生活中我们一些不经意的习惯,正在影响着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这些不良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让骨头加速变脆,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1、不爱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快速提高钙的吸收率,改善体内钙水平,负重运动则可以促进钙的额外沉积以及成骨细胞发挥作用,从而增加骨密度。
与爱运动的人相比,不爱运动的人患骨质疏松的几率明显更高,因此,尽量保证每周不少于5次的规律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身体健康。
2、吃太咸钠摄入过多,身体会促进钠的重吸收,同时就会导致肾小管对钙和镁的排泄增加,因此吃得太咸会导致钙流失增多。
每天的盐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克,除了做菜放的盐,还要小心食品本身已经含有的。

每天都喝软饮料的人,骨折风险是不喝饮料的人2倍多。
饮料中的糖和钠会增加钙流失,此外喝饮料导致的肥胖,也会影响骨骼的代谢调节。
4、爱喝酒饮酒过多易导致营养不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酒精对肠道的破坏会影响肠道吸收能力,造成B族维生素、钙等吸收障碍。
5、不爱出门人体钙吸收需要依赖维生素D,而饮食中能够补充的维生素D十分有限,日照是人体自我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若长期缺乏户外活动,可能出现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钙吸收障碍。

食补是补钙常见的一种办法,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多吃点含钙高的食物,就可以达到一定的补钙效果。比如:虾皮、鸡蛋、酸奶、奶酪等。
药补常见的办法就是钙片,可以很好的进行补钙。要注意的是,钙片不要和铁剂一起吃,会影响钙的吸收,也不要和含有草酸的食物一起吃,不然的话,会凝结成块,不利于钙的吸收。

在补钙的时候,可以多吃点含维生素D的食物,这样可以对钙的吸收有点帮助。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就有鱼肝油、蛋黄、南瓜、蘑菇、樱桃等。
多晒晒太阳多晒一下太阳也是可以进行补钙的,因为晒太阳是可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可以更好的帮助钙吸收。但是,晒太阳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会伤害皮肤的。
如果我们尝试了以上的办法之后还没有起色,那么,最好到医院,让医生给你一些建议,帮助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