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要结束了?俄开出三大停战条件,特朗普出手,默克尔重出江湖

事説新语 2024-11-27 17:51:28

特朗普的胜选对于全世界来说,都算是一次政治上的黑天鹅事件。欧洲国家开始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

欧洲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俄乌冲突,特朗普曾经多次明确表示,他上任后会立刻结束这场战争。

显然这番话间接证明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在乌方已经显出颓势的当下,是否停战必须要询问俄罗斯的意见。

俄方也把停战的条件摆在了明面上。

现在轮到乌克兰、美国以及欧盟各国做出选择了,德国默克尔为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想停战?你得答应这些条件

俄乌冲突能够持续到今天其实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甚至远远偏离了交战双方最初的目标。

普京政府最初应该是想要在短时间内结束这场战争的,很多围观者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俄乌两国一个是联合国五常之一,一个是体量有限的东欧小国,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结果乌军的战斗力以及北约对其的支持力度,远超俄方的预估。

乌方即便得到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支持,也没能在短时间内将俄军赶出乌克兰。

在这场区域战争演化为长期战争后,俄乌双方的态度和局势都出现了变化。

虽然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人口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乌方的减员状况显然比俄罗斯更加严重。

俄方尚未进行全国性、彻底性的军事动员,乌方则是已经发展到开始全国拉壮丁了。

前段时间,俄军还在乌军的占地里发现了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士兵。让一个心智不全的残疾人参军的行为是不人道的。

这样的士兵能够通过征兵检查并进入前线,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乌克兰已经没人了。

这里的“没人”指的并不是经过训练的士兵,而是有行动力的成年男性。这些人走到战场上的最大作用,恐怕就是“填线”。

现在的俄罗斯和战争爆发初期不同,他们的停战欲望已经大大下降。

这场消耗性的战争俄军已经打得非常顺手,继续打下去对俄的负面影响可能会继续降低,而正面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

俄方之前提出的停战条件最主要的有三条:

一是确认克里米亚的主权就是归属于它们,乌方以及国际社会不能再就此问题对俄方实施制裁。

二是乌方必须彻底放弃成为北约的一员。事实上乌方加入北约也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三是北约必须要放弃继续东扩。这个问题涉及俄方的核心国家安全,也是俄方最想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条件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北约各国愿不愿意作出让步。北约虽然是美国领导的国际组织,但也不是美国的一言堂。

况且现在俄方的停战条件恐怕不止上面这三条。

首先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打下来的土地的归属怎么办?

总不能让俄罗斯还回去吧,这所有的俄罗斯人都不能答应。

其次俄方的战争损失怎么算,乌方要不要给赔款?

这些问题都需要俄乌双方以及北约各国坐下来谈,光靠着特朗普的一张嘴,显然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德国的纠结矛盾

对于俄乌问题德国政府内部存在很大分歧,甚至成为了朔尔茨这届联合政府分崩离析的诱因。

已经卸任的默克尔对这件事也有自己的看法。在她担任德国总理期间,一直都在努力斡旋俄乌关系。

朔尔茨上任之后没有默克尔的政治手腕,因为联合执政的原因对政府的掌控力也非常有限,所以无法阻止俄乌战争的爆发。

即便投入了大量资金的北溪管道被炸,朔尔茨政府也只能保持沉默,德国民众也因此承受了能源费用不断上涨的代价。

朔尔茨主张继续为乌方提供援助,即便要以提高国家债务上限为代价,也必须要加强对乌援助力度。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履行之前对泽连斯基作出的承诺,二是为了阻止俄方的军事威胁辐射到欧盟地区内部。

德国的前财政部长因为反对朔尔茨的这项提议,直接被朔尔茨解职,他所在的党派也脱离了联合执政联盟。

朔尔茨之所以选择多党派联合执政,就是因为单靠其所属党派的力量根本无法取得选举的胜利。

德国政坛的剧情现在到了非常关键的节点,朔尔茨宣布德国将提前举行下一届总统选举。

这就意味着明年德国对乌方进行大笔援助的国家预算计划,将很难在今年通过。

等到新一任德国总理上台,他面临将是更加糟糕的局面。

默克尔虽然已经不在德国政府内部任职,但是无论是民众支持率,还是其对政府的影响力都还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她这次重出江湖想要在俄乌之间进行调解,让双方达成一个和解协议,然后从中为德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在她任职期间为了发展德国的工业,让其成为欧洲的领头羊,选择在能源领域大幅度的依靠俄罗斯。

这也是德国能源价格受俄乌战争严重影响的原因。

现在因为能源价格走高、移民以及高税率等诸多问题,德国已经出现了工业空心化的现象。

默克尔如此积极参与俄乌斡旋,除了想要继续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外,也是为了阻止德国继续下滑的脚步。

三、战争会因特朗普结束吗

从目前的状况看,想要如同特朗普描述的那样,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让俄乌两国停战大概率是不可能的。

站在美国的角度看,俄乌停战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

首先发战争财的军工复合体不想结束这场战争。

很多人都戏称对于北约各国来说,俄乌战争就是一场让大家都好的销账战争。

这场发生在21世纪20年代的战争,居然呈现出了类似二战的场景。二战时期的旧式武器在战争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北约提供给乌方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库存,有的甚至已经无法使用,被前线的士兵们各种吐槽。

以美国为例,它所谓的援助是将仓库里的武器给出去,然后拿着政府的援助预算,向本国的军工企业下新的订单。

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这几年因为援乌的大单赚到了大钱。

特朗普主张停战就是要放弃援乌,这就意味着军工复合体的好时候过去了。

即便后期可能会军事支援以色列,但是在规模、力度已经难度上,都很难和援乌的时候匹敌。

军工复合体在美国并非是单纯的企业,它们是一个拥有着极大政治影响力的集团,只要他们态度坚决,特朗普也很难从它们这里占到便宜。

其次北约内部对于俄乌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

上文中讲过,德国现政府是主张大力援乌不想停战的。

即便美国是援乌的主力,但也不能完全忽视盟友们的想法。

要知道英国、法国也是五常国家,德国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特朗普本人甚至还在计划着管盟友们要更多的钱,或者直接执行自己之前的“退群计划”。

在这种矛盾重重的情况下,去讨论利益链复杂的俄乌问题,很难取得一个相对圆满的结果。

如果欧洲各国选择继续援助乌克兰,这场自然还会继续持续下去。只不过乌方要承受更大的损失罢了。

以上两个都属于内部因素,接下来则是来自于外部的影响。

俄乌停战有一个影响力不大,但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那就是乌克兰以及其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

此外泽连斯基政府已经将其国内很多有价值的产业,抵押给了美国等发达国家。

换言之,西方的援助并不是免费的。

停战后作为实质意义上的战败国,乌克兰将会背上难以偿还的债务,其恢复的过程将会漫长而艰难。

这些损失对于乌方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作为总统的泽连斯基本人恐怕也逃脱不了政治清算。

结语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停战许诺想要在短时间内变成现实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摆平国内的利益集团,还是取得盟国的支持都需要时间。

在餐桌上作为“菜品”的乌克兰,恐怕也难以接受平静接受被分食的结局。

很多时候,战争的开始可能只是源于某一个政客的头脑一热,而战争的结束则由不得参与者决定。

不过政客的承诺很多都只停留在许诺层面,特朗普也并不例外,美国的选民对此也是有一定预期的。

0 阅读:60

事説新语

简介:社会万象笑料多,速来围观乐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