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战争失利,为何中华民族站起来,花了整整109年?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2-11-25 18:30:49

事先郑重申明:本人所说的中华文明,特指中华古代文明,即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尧舜禹禅位执政开始,到公元1912年封建社会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下诏退位为止,时间跨度6000年之久。

1949年10月1日,世纪伟人毛泽东登上了北京天安门城楼,向着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一声振奋人心的庄严宣告同时传达了另一个令中华民族激扬奋进的信息:中华民族从此告别了被奴役、被殖民的屈辱岁月,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那么中华民族什么时候被迫“跪”下去了呢?这得先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说起。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可谓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6600多年前,黄河流域就诞生的中华民族始祖,就开始了文明之旅,开启了群居方式的团体协作,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文字、阶级和等级制度,拥有了国家的雏形。

正所谓穷则思变,面对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华民族从未有过屈服,而是逆流而上,与天地、与地斗,为生存而战,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培养出了坚贞不屈、宁死不从的民族精神,伴随而生出了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诸多文化。

随后,中华民族再接再厉,在确立了群体协作的大方向后,中华老祖宗们开始了以巩固群体、提高群体协作动能为目的的方法论探讨,最终形成了各色治国思想,并最终在历代王朝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大一统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因为中华民族从不屈服,因为中国精神永不言败,因为中华老祖宗足够睿智,因此中华文明自秦汉之后日臻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完备、牢固的思想体系,如此也引领着中华民族领先世界1800年之久。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立足高远,占据了人类文明的制高点。

虽然中华民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几经坎坷,出现了诸如五胡乱华、五代十国、二宗被俘这类屈辱岁月,但并不影响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以及中华民族依旧立足高远,“一览众山小”。

究其原因很好理解,虽然中华民族短期内遭遇了军事上的失利,为游牧民族入侵奴役,但自古而来建立的中华文明十分强大,而且完备性十分到位,故而相对于落后的游牧民族而言,先进性不言而喻。

这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让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被迫接受了中华文明,并自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当然最终他们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但正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中华文明在行到近代之后,出现了跌入谷底的冰点时期,同时,原本一直站着的中华民族被迫“跪”了下来。

这个转折点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距离毛主席的庄严宣告整整109年,这就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了能站起来,花了整整109年。

为何鸦片战争的失利,中华民族不仅被打趴下了,而且站起来就花了整整109年呢?原本吸引力巨大的中华文明为何没有发挥作用,将西方国家吸纳入自己的文明体系?

这是因为中华文明第一次遭遇了强劲的对手——科技文明。

与中华文明截然不同的是,科技文明不谈精神、想象、人心这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虚无缥缈之物,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运动学三定律、发动机原理等等,不会因人而异,更不会戴着“良禽择木而栖”的有色眼镜,而是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只要你遵照客观规律,不论你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它都会为你服务。

而且科技文明创造的成果较之于中华文明,显然更为巨大,它能使得老百姓生活富足、国家更为强盛,更能使得人类与大自然对抗中占据绝对上风,从以往匍匐于大自然脚踝的蝼蚁,一跃成为了大自然的主人。

如此对比下来,面对西方科技文明,中华文明的“厚德载物、天理循环”显然没有了吸引力,更不会将西方民族纳入自己的文明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既然中华民族的杀手锏——中华文明不能令对手屈服,那中华民族也只能一直低着头,忍受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直至时隔整整109年的1949年,方才站了起来。

2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