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以好客驰名于我国各民族之林。吃“合拢饭”,是侗族好客的集中表现。一位至亲朋友到来,大哥正杀鸡杀鸭准备宴请多二哥又来了,说是饭菜已经弄好,马上吃饭了。可是,大哥哪肯让巳经坐在他家里的客人出门;而客人又亲自看到大哥忙了半晚,也不忍心跟随二哥前去。在这种情况下,老二只好把饭菜端到大哥家去陪客,于是,合拢饭就吃起来了。
吃合拢饭,不仅限于一家之中的几弟兄,有时,甚至包括一个房族、一个寨子、或一个生产队的人。如某个人曾经为哪个集体做了好事,后来,他又走到那里去,那时,整个房族、整个寨子、或整个生产队,便每户来一个成年男人,根据各自家庭情况来筹办。大家都把好吃的拿出来歹或开鱼肉,或杀鸡杀鸭,或炒猪、羊、牛肉,或炒鸡、鸭、鹅蛋,或炒雀子肉和野兽肉。酒有甜酒、泡酒、烧酒;饭有粘米饭、糯米饭、粳禾米饭、糍粑、小米粑。总之,各家各办,五花八门,酸甜苦辣麻,样样俱全。
合拢饭一开始,首先由家长、族长、寨老或队长端上酒怀,先简单讲几句怀念和感谢的欢迎词,宴会就开始了。喝酒一般都要喝“转转酒”表示亲热,也称“串怀',即每人各喝邻座酒怀中的酒,全席同时举怀敬邻座,团结友好的气氛极其浓郁。吃菜要吃“转转菜”,一家的菜碗一人接一人传过去,使人人都能吃到。
吃合拢饭,若上二十个人的一般便不开联席了,而是在一间大屋里,用新杉木板或杉木皮摆在地上,摆成一个长方形,将饭菜摆成一线。酒至半酣,为首的主人斟上两碗酒,和客人换怀,然后,再按长幼顺序和客人“换怀”。若客人酒量小,事先声明,也可稍抿一点,表示友好。若宾主都能唱歌,宴会上还要唱酒歌。
为什么要吃合拢饭?据说从前有个寨子唱侗戏,弟兄俩知道'后便邀约前去,不巧,大河涨水冲了浮桥,过不去,正在着急,有个老人划一只舢板船下来,见弟兄俩眼望河对面,便知道他俩要过河去。因弟兄俩从未坐过船,船到江心,眼一花,心一慌,脚一乱,踩重了一边船,船就翻个底朝天。那老人水性好,落到水中马上浮起来,很快把船扶正起来,紧接着潜入水中,把两弟兄一个一个地救上了船。
数年以后,弟兄俩各自长大成家。有一天,老人因事去到弟兄俩的寨上。因为事情急迫,他们的救命恩人只能停留一餐饭的工夫,不能两家各吃一餐饭再走。两弟兄经过商议,各办一些好饭菜,拿到一起来招待贵客。合拢饭就从他俩开头传下来。
合拢饭是侗族民间给客人的一种荣誉。能够享受合拢饭待遇的客人决不是一般的客人。这种传统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并在我国民族之林中誉为佳话。
小编认为,侗族人民那种热情好客,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合拢饭中明显能够体现出来,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赞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