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回乡途中为雪所阻,泊舟荒野,空寂无聊,惆怅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作者于是撩笔写下了这首描写当时心境的小词。由舟内向舟外,依次描述寒冷凄清的境遇,大雪弥漫,天气奇寒中的种种景象风物,人也深深沉浸在愁苦之中,抗拒不得。全词流走自然,寒绝清极的窘境中,织入热烈的回忆、洒脱的情趣,清妍潇酒的艺术境界勾织出淡淡的哀愁,是一支旋律优美自由而又富于幻想的即兴随想曲。
这首词突出的特点是流动自然,开头一连串发问凌空作势,不论写景抒情多用短句,如飞瀑悬流,奔腾而下,节奏明快,音响清越。全篇以抒情为主,却并不因描摹景物防碍感情的奔泻,读来一气贯注,情辞畅达。白鸥的形象也值得注意,白鸥栖息水滨,形象飘逸,凭添一种浪漫幻化的色彩。
另外白鸥栖息水滨是当地的“地主”是得其所,在居所不常见人泊,才来相问,侧面虚写出泊舟地的荒僻和非其所。再者,词用白鸥的问话,提携下文笼罩全篇,出示幻象,以虚写实。最后托物白鸥,将其虚拟为人,词作中白鸥有时成为作者的化身,如苏轼《卜算子》:“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就以孤鸿自拟,孤高自赏。此词白鸥并非作者化身,甚至恰恰相反,白鸥惯于生活在激流之上,风雪之中,与词人心情构成强烈的对比,正用白鸥得其居所,反衬作者失其常所。
人在孤寂的时候,往往会自然地怀念起旧日的朋友。正是这种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词人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春意盎然的花红柳绿中,坐落花丛的小楼,穿行柳荫的轻舟,当年伙伴结游,多么欢乐自在。可惜好梦难寻,眼前黄云白雪,风雪漫天,欲去不能,荆溪寒水奔流不息却不能载“我”而去,孤舟之上,黑夜之中连木棉裘都被打湿,入睡不得,佳梦更无从寻觅,灯火撩拨跳荡,连同光韵中的身影摇曳不安,心境在空虚绝望中挣扎,被追滞留的饲长跃然纸上。词的最后与愁雪的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为伴另有深意,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在故作放达的词调中,其实是比阻雪更深的愁苦荣绕于怀。毛晋评蒋捷词:“语语纤巧,字字妍倩”道出了它的清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