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亚次大陆的局势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宿敌之间的紧张态势急剧升级。据印度军方消息,巴军出现异动并率先炮击,印军也迅速进行了还击。
虽然该消息尚未得到巴基斯坦方面的证实,但回顾印巴过往的交锋历史,一旦一方采取军事行动,另一方必然会予以对等回应,一场军事冲突似乎已箭在弦上。

这轮紧张局势的源头,一切都始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一起严重恐怖袭击事件。

在对待恐怖主义问题上,中美俄三国向来立场一致,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行径。然而,印度总理莫迪的反应却显得尤为反常。即便已有反印武装组织主动认领此次袭击,莫迪政府却仍然一口咬定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
随后,印度迅速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莫迪签署了多项针对巴基斯坦的行政令,不仅切断对巴基斯坦的供水,还大规模驱离在印巴基斯坦公民。
面对印度的无端指责,巴基斯坦也迅速作出回应,不仅向国际社会澄清此事与己无关,在强烈谴责恐怖袭击后,也果断暂停与印度的所有贸易往来,并驱离境内的印度公民。双方你来我往,矛盾不断激化,局势愈发紧张。
印巴双方如今剑拔弩张,究竟会不会大打出手?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可能性极大,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 “水”。作为巴基斯坦的 “母亲河”,印度河对这个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近八成的耕地依赖印度河进行灌溉。

印度一旦持续断水,巴基斯坦的农业生产将遭受毁灭性打击,粮食产量锐减,民众的基本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饮用水供应都可能出现危机。从农业崩溃到社会动荡,一系列连锁反应将接踵而至。为了捍卫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巴基斯坦选择举国反击,也是迫不得已。
再看印度这边,莫迪政府既然已经摆出强硬姿态,就很难轻易收场。印度不愿在对峙中示弱,巴基斯坦又无路可退,当谈判桌上的僵局无法打破,战场上的较量似乎就成了难以避免的选择。
不过,虽然印巴之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极高,巴基斯坦国防部长也发出警告,呼吁国际社会警惕印巴全面战争的风险,但冷静分析后会发现,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的概率相对有限。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
首要原因在于,国际社会大概率会及时出面进行调和。
当前的印巴局势,其危险性甚至远超俄乌冲突与中东乱局,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均为拥核国家。在常规军事对抗中,一旦某一方陷入劣势,或是被逼入绝境,出于扭转战局的考量,极有可能铤而走险,选择动用核武器。
核武器一旦投入使用,带来的将是难以估量的人道主义灾难,同时也会严重破坏全球战略稳定,这显然不符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
此外,从印度自身的利益诉求来看,它也不敢公然与国际社会为敌。
在经济层面,印度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吸引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借此推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国际政治层面,印度一直怀揣着 “入常” 的野心,渴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高的话语权和国际声誉。

基于这些长远目标,印度不会轻易将自己置于国际社会的对立面,公然违背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的意愿。
但即便全面战争爆发的概率相对较低,风险防范工作却容不得半点马虎。俄乌冲突的发展历程已经深刻证明,战争一旦爆发,局势的走向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最终结局更是难以完全掌控。
印巴冲突一旦失控,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还会对整个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印巴两国必须保持清醒和克制,切勿让局势滑向不可挽回的深渊。
而国际社会也肩负着重要责任,应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制裁等多种手段,推动印巴双方回到谈判桌前,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
例如,联合国可以牵头组织多边会谈,为双方提供对话平台;周边大国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对印巴两国进行劝和促谈;国际组织也可以在水资源分配、反恐合作等关键问题上,为双方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化解矛盾。只有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避免冲突升级,维护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文本内容源自@徐量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