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曼哈顿繁华的第六大道上,那座独特的 “地标”—— 美国国债钟,始终以跳动的数字,向世人展示着美国国债的现状。截至 2025 年初,美国国债总额已如脱缰野马,疯狂突破 36万亿美元大关 。
对比我国截至 2025 年3月末约3240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国国债规模宛如一座巍峨高山,难以逾越。如果将这笔巨额债务平均分摊到每个美国公民头上,人均负债竟高达约 10.3万美元,这组数字意味着什么?2024年美国GDP总值为29.2万亿美元,这意味全国创造的总财富也不能够还清政府所欠的债务。

2019年,美国GDP约为20万亿美元,2020年美债已经突破26万亿美元,即便全国人民一年不吃不喝,创造的全部财富,相较于国债规模,仍显得捉襟见肘。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本身并不直接创造财富,真正的财富源泉是一个个辛勤劳作的个人,以及由个人掌控的企业。所以,美国政府的巨额国债,最终必然要由美国国民来承担。然而,美国偏偏是个储蓄率极低的国家,超半数美国家庭的储蓄,甚至无法支撑三个月的家庭开支。

现在,对于普通的三口之家而言,人均需承担高达约10.3万美元的国债,这无疑是天文数字,绝大多数家庭根本无力承受。
衡量一国政府负债健康程度的债务负担率指标,即国债总额除以 GDP,对发达国家的警戒线是 60%。而美国呢?早已远远超出这一警戒线,达到令人惊愕的124%,是警戒线的两倍之多 。
这么多钱,美国政府打算怎么还呢?
美元霸权下,美国国债 “稳如泰山”?面对如此高的债务负担,美国政府慌吗?他们手握美元霸权这张 “王牌”。全球各国政府的海外债务,大多以美元标价,借的是美元,还的也是美元。
可这对美国政府来说,为什么欠了这么多钱,还和没事人一样呢?原因很简单,美元的发行权在美联储手中,需要还钱时,美联储只需动动手指,开动印钞机,新的美元便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理论上,只要印钞不停,美国国债就永远不会违约。

2020 年 3 月,美联储曾开启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大量新印刷的钞票,相当一部分流向了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有了这一 “法宝”,美国政府似乎有恃无恐。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这般 “幸运”。
希腊,就是一个鲜明的反例。希腊的外债规模远不及美国,却引发了欧元区持续十年的债务危机。
希腊的外债,不是以美元标价,就是以欧元标价,而美元发行权在美联储,欧元发行权在欧洲央行,希腊自身根本无法通过印钞来偿债。摆在希腊面前的,只有两条艰难的路:要么等待德法等国的救助,看别人脸色行事;要么咬紧牙关,进行艰苦卓绝的 “苦难行军”,削减开支、增加税收。最终,希腊甚至沦落到卖岛偿债的窘迫境地。
这一对比,凸显出美元霸权的威力。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默契配合,一个疯狂印钱,一个拼命发债,美国的巨额国债就能高枕无忧了呢?如果欧洲央行也效仿美联储,毫无节制地印刷欧元,欧洲五国的财政危机就能迎刃而解了吗?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美国国债信用危机世界上从没有免费的午餐,货币增发也绝非解决财政问题的万能良方。津巴布韦,曾因滥发货币,沦为国际笑柄,经济体系支离破碎。
4 月份以来美债市场呈现剧烈波动态势,美债价格总体下跌。第一季度,日本抛售了近 800 亿美元的美债,英国央行减持美债规模超过 500 亿美元,我国持有美国国债自2020年约一万亿下降至7843亿美元。

美国若持续通过增发货币来稀释外债,对内,国内将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百姓生活成本飙升,财富大幅缩水;对外,持有美国国债的债主们也将遭受巨大损失。
为了偿还债务,美国总统预计6月发行 6 万亿美元新国债用于偿还旧债。但这种方式只是将债务延续,长期来看会使债务规模不断累积。此外,他还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向富人出售 “移民金卡”,筹集资金,缓解财政赤字,若能卖出1000万张 “金卡”,不仅能还清美国国债,还能多赚15万亿美元。
短期内,美国这些政策似乎有利可图。但从长远看,这无疑是饮鸩止渴。不管是印钱糊弄国外债主的行为,通过通胀等方式稀释债务,会损害国内机构和民众利益,也会引发外国投资者不满,导致他们进一步减持美债,也进一步严重损害美国的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绝非虚无缥缈之物,它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一旦美国国家信用丧失,国际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信心将大打折扣,购买意愿降低,美国政府融资成本将大幅攀升。届时,美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美国的巨额国债问题,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美元霸权虽为其提供了一时的 “庇护”,但滥发政策,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
文章素材来源春阳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