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玑说
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用关税战唤回昔日荣光,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高额关税下,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而“空心化”的美国制造业也无力填补市场空缺,曾经的良药,如今却成了毒药,关税战究竟是强国良方,还是饮鸩止渴?
马来西亚百岁前总理马哈蒂尔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大胆预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引发的关税战持续不了太久,大约三个月内就会停止。
马哈蒂尔认为,这场贸易战对美国的伤害将比其他国家更大,因此无法长久进行,这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根据自己长期从政的经验和对国际局势的敏锐观察,对这场充满争议的贸易战走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的预测为贸易战的未来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关税战本意是让进口商品变贵,这样大家就会更多地买美国货,进而帮助美国产业发展,但是,现在美国搞关税战,不仅没能让更多的人购买美国商品,反而美国很多工厂都搬走了,自己能打的产品不多了。
说白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就算进口商品贵了,美国自己也生产不出足够好、足够便宜的东西来替代,那关税战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美国人已经习惯了买便宜的外国货,这几乎成了消费习惯,即使号称是“美国制造”的东西,很多时候也是在国外生产的,原因很简单,为了省钱。
现在很多商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在国外生产,然后运到美国销售,这样的模式已经很普遍了。
说白了,美国市场充斥着廉价进口商品,这种情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苹果手机的研发和设计在美国,但主要生产地却在中国和印度,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曾指出,如果苹果手机全部在美国生产,价格预计会比在中国生产贵120%。
这说明,很多商品面临着相似的成本问题,选择在哪里生产会直接影响最终的价格,许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会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
其他商品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它们也在寻求成本更低的生产方案。
在美国,由于生产费用居高不下,“美国制造”的产品定价往往偏高,导致竞争力不足,不论是在美国本土市场还是在全球市场上,这些产品都很难凭借价格优势脱颖而出。
换句话说,高成本让“美国制造”的产品在价格上难以与外国产品竞争,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替代品。
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改变现状,但这就像喝毒药解渴,实际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提高关税并不能降低美国工厂的生产成本,反而会让成本变得更高。
最终,增加的这些成本会转移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导致大家的生活开销增加,甚至可能买不到基本的生活用品。
更让人担心的是,高关税可能让美国的工厂更难过,企业为了省钱,说不定会把工厂搬到国外,这样一来,美国的制造业就会更加空虚,形成一个越来越糟糕的局面。
马哈蒂尔认为,现在的关税战和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发起的贸易战很相似,那时,美国制造业实力雄厚,关税能有效保护本国产业。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美国制造业衰落,已经“去工业化”,关税战对美国自身并无益处,反而会损害各方利益,想靠这种方式让制造业回归美国,恐怕很难实现。
如今美国想通过关税战实现制造业回流,恐怕难以如愿,这种做法最终只会造成“损人不利己”的局面。
特朗普政府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所拥有的实力以及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当美国在贸易方面采取强硬手段时,中国毫不退让,也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这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曾明确表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句话表明了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鲜明立场。
对话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地位、相互尊重和互利互惠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中国不会在美国的压力下让步,而是会坚定不移地捍卫自身的权益和利益。
这说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接受单方面的施压或强迫,希望通过平等协商解决问题,保障自身的发展和安全,中国将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寻求的是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建立健康的、可持续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损害自身的合法权益。
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关税战的效果,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坦言,现在的中美贸易战模式走不通,长久下去不行,只有双方都降低关税,才有可能好好坐下来谈。
这说明美国政府内部也开始担心,一直打关税战,最终可能得不偿失,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政策正承受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人们不禁要问,这场贸易政策还能坚持多久?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大胆预测,特朗普将在三个月内被迫停止关税战,这一预测能否成为现实,引发广泛关注。
这场贸易战的未来发展趋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各种可能性都存在,结局难以预料,贸易战的走向仍然是未知数,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这场关税战,究竟是精明的冒险,还是必输的赌局?
这场贸易争端的成败,没人能立刻断定。
参考:
观察者网--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美国人民要抗议了
2025-04-24 22:50
每日经济新闻--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谈“特朗普2.0”:如果过去美国是第一,那么现在,其他国家没有理由不能成为第一2025-01-23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