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498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一、白糖介绍
1、概述
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具有甜味、短链、可溶于水。
糖在人体中主要作为能量来源,是人体必须的三大养分(糖、蛋白质、脂肪)之一,如果将人比作锅炉,那么糖就是煤炭。
糖的分类:
1)根据结构复杂度,糖可以分类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2)根据原材料,糖可以分类为:蔗糖(甘蔗糖&甜菜糖)、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蜂蜜)。
其中,全球范围内,甘蔗糖和甜菜糖的占比是7:3,我国是9:1,二者化学式相同,但因为甜菜糖有菜和土味,味感不佳,所以影响了种植量。
3)根据加工工艺,糖可以分类为:原糖(工业级白糖用作混凝剂)、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红糖、黑糖。
2、历史&现状
史前时期,鲜果、蜂蜜中的甜味就吸引着原始人类,因为糖是能量,糖意味着生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诗经》中就记载了公元前约1000年西周时期的一种饴糖,应该是一种淀粉糖,可能是从大米中提取。
在人类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蔗糖。
蔗糖的原产地是新几内亚和印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就有种植,但只是榨汁和食用,并未掌握制糖技术。唐朝时期,伴随着丝绸之路,印度的制糖技术传入中国,制成品“石蜜”保质期更长、甜味更高、杂质更少,在此基础上,我国将制糖技术发扬光大。
作为对比,欧洲由于纬度较高,气候阴冷,不适宜大规模种植甘蔗,除此之外,阿拉伯地区垄断了印度的制糖技术,进而垄断了糖产业,导致欧洲在公元1000年之前,也就是十字军东征之前,只有蜂蜜和少量含铅果浆等甜味食品,对于当时的欧洲人而言,糖是外来奢侈品。几乎可以说,发生于1096年至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原动力之一就是获取阿拉伯地区的制糖技术。
贫穷的欧洲从十字军东征中掠夺了财富,开阔了视野,削弱了东罗马帝国并促使意大利商业城邦纷纷崛起,新兴资产阶级出现,发生于1347年至1353年的欧洲黑死病削弱了宗教的权威。随后就是人类文明的曙光,文艺复兴发生于14-16世纪,大航海时代发生于15世纪末-17世纪初。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493年,哥伦布再次踏上航程,这次他带上了甘蔗苗,同时发现了加勒比海——种植蔗糖的天选之地。1500年,西班牙人登陆南美,1531年,第一颗甘蔗在南美种植。
最初的奴隶庄园,所种植的作物不是棉花,而是蔗糖。蔗糖也构成了三角贸易的一环——到达美洲的船只卸下从非洲掠夺的奴隶,装载上销往欧洲的蔗糖,除此之外,还有咖啡、棉花、烟草、香料、茶叶。该三角贸易,持续时间长达300年。
三角贸易中,西班牙和葡萄牙赚得盆满钵满,眼红的法国和英国开始奉旨打劫,私掠船横行大西洋,除此之外,还有加勒比海盗。
1756年-1763年的七年战争,虽然英国打赢了法国,取得了北美的大片殖民地,但也消耗了帝国的财富。为了弥补损失,1764年,英国出台了《糖税法》,这引起了北美殖民地的不满,最终成为发生在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七年战争中打输了的法国,不甘心英国的胜利,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直支持着美国,最终美国独立了,法国的财政也崩溃了,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稳定了动荡的政治局势。
1799年-1815年,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切断了法国的国际贸易,缺糖的法国迫切需要找到蔗糖的替代品,于是,原产于西欧的甜菜登上了历史舞台。1807年3月,英国出台《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由此美洲的蔗糖产业逐渐一蹶不振,甜菜制糖迎来了第二春,并成为第二大糖来源。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东方,1609年,日本萨摩藩对琉球发动了入侵,迫使琉球成为日本的附庸,其发现琉球适合种植甘蔗,能生产出黑糖,由此占据了日本低端糖市场,并帮助萨摩藩积累了大笔财富,
发生在1940-70年代的倒幕运动,领导者就是萨摩、长州两藩,1868年,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还迎了明治天皇,开启了1868-1912年长达44年的“明治维新”。
1872年,日本政府强行吞并琉球。
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窃据中国台湾,随后台湾出现了大片甘蔗林,此后,日本从蔗糖的进口国变为蔗糖的出口国,蔗糖占对华贸易商品中逐渐升至第二。
如今,白糖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大宗商品,似乎不复曾经的腥风血雨;白糖也不复曾经的高利润,白糖的上下游产业都过得很辛苦,需要国家补贴才能维持生计;除此之外,最近出现了化工品——代糖,甜度极高、可以大规模生产,来作为白糖的替代,广泛的应用在食品饮料工业。
然而,哪怕在建国时,哪怕在刚刚改革开放时,白糖都是妥妥的奢侈品,人类物质的极大丰富,可能也就是最近30多年的事情。
3、产业链
甘蔗(90%)甜菜(10%)——白糖——糕点饼干(24%)饮料(23%)糖果(22%)冷冻食品(12%)罐头(5%)果脯蜜饯(2%)
白糖是季节压榨,全年销售。每年9-10月份糖料作物成熟,糖厂开始收购压榨,持续到次年4-5月份。
4、供求
1)供给端
全球白糖生产:全球每年产糖1.4-1.9亿吨,白糖前三是巴西(0.4亿吨)、印度(0.3亿吨)、中国(0.1亿吨)。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纬度较高,美国不是白糖主产国,作为替代,美国从主产的玉米中提炼玉米糖浆,作为对白糖的替代,玉米糖浆与白砂糖相比,甜度较低,热量相当,同时价格便宜很多,这可能也是美国人体格魁梧的原因之一。
全球白糖出口:巴西(57%)、泰国、澳大利亚。
我国白糖生产,云南、海南、两广是甘蔗的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是甜菜的主产区。
我国白糖,92%是一级白砂糖,4%是绵白糖,3%是红糖。
2)需求端
我国白糖需求量是0.15亿吨,有大约0.05亿吨的供给缺口,因而每年需大量进口原糖、白砂糖,进口量的一半来自于巴西,其次是泰国、巴基斯坦、古巴。
二、白糖期货介绍
期货白糖是一级白砂糖。
白糖的报价单位是元/吨,交易单位是10吨/手,最低交易保证金是7%。如果做多1手白糖,假设白糖的价格是6000元,那么这意味着以6000元/吨的价格,购买了10吨白糖,一共花费6万元,由于白糖期货的保证金比例是7%,实际花费4200元。
三、白糖期货的投资逻辑
1)政策层面
白糖属于战略性物质,为保护本国白糖产业,各国都会对白糖实行保护性关税,全球各国的平均关税在95%左右,贸易战时可能上涨至200%。因而,关税税率的变动无疑会影响白糖价格。
由于关税高昂,因而出现了走私糖,走私糖规模很大,可追查部分就已经占到了全市场供应量的20%,这无疑影响了白糖的整体价格。
2)供给层面
第一、糖料作物与棉花和玉米等种植区域高度重合,因而,二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棉花&玉米种多了,糖料作物自然就种少了,自然价格就更贵了。
第二、白糖供给本身具有周期性,一般而言,平均3年一个周期,2年增产,1年减产。背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规律,亏了就少种,赚了就多种,另一方面,甘蔗是多年生植物,种一次收2年,2年后把宿根挖掉又重新种植,新种植的甘蔗含糖量较低,也就出现了减产的情形。然而,由于土地轮播,白糖周期正在逐渐减弱。
第三、白糖的保质期是18-24个月,考虑白糖供给时,还需要考虑陈糖的库存量。
3)需求层面
白糖的下游主要是食品工业,这部分需求相对比较稳定,随着人口增长,全世界白糖需求量每年都会稳定提升1-2%。然而,实际上糖料作物不仅可以生产白糖,而且还能生产乙醇,也就是酒精,这部分的需求弹性很大,毕竟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
如果白糖价格很低,乙醇价格很高,那么就会偏向于乙醇的生产。对于白糖出口国而言,这意味着白糖出口会减少,供给的减少,则意味着白糖的价格存在一个底部,不会无底线下跌。
因而,研究白糖时也应当考察乙醇的价格。
总而言之,白糖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多方面考虑。就我个人而言,我对白糖设置的预警价是4800元。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