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看供需缺口
晶硅电池片、光伏组件价格上涨。同时,占光伏组件成本15%的光伏玻璃价格也有上涨趋势。
2月末至3月初玻璃厂推涨积极性高,部分企业通过“先拿货后议价”模式试探市场接受度,实际成交价格呈现阶梯式上行。
3.2mm镀膜玻璃:3月初主流报价为20-22.5元/平方米(含税送到价),部分特殊型号库存价格涨至40元/平方米。
2.0mm镀膜玻璃:3月最新报价为13.5-14元/平方米(面板)、12.5-13元/平方米(背板),较前期低点上涨约1.5-2元/平方米。
3月光伏玻璃涨价是短期供需错配修复(政策抢装+产能收缩)与长期成本压力传导(原材料上涨+技术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头部企业凭借成本控制与产能优势主导市场,但行业整体仍面临政策退坡与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
一、需求端的变化趋势抢装潮带来短期需求增长5月1日分布式光伏新旧政策切换、6月1日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刺激项目方在政策红利期前集中并网,导致3-5月组件排产激增。预计3月组件需求达52GW(较2月提升约30%),供需差缩小至2GW。
国内组件排产从2月33GW跃升至3月45GW以上,海外提升至8GW以上,全球总排产达53-55GW;
另外,双玻组件渗透率持续提升(地面电站占比超90%),带动2.0mm及以下薄玻璃需求增长。
市场拐点与长期趋势中期看,市场正逐步进入拐点,从前期较为低迷的状态中逐步恢复。
长期看,光伏新增装机量将持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根据数据,光伏并网发电装机量比重已经上涨到24%左右,而发电量占比虽然目前仅为8%~10%,但未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到2050年,光伏发电量占比将提升至40%左右,显示出光伏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
二、供应端的变化趋势2025年初产能负增长:
过去几年,光伏玻璃产能增速较快,尤其是从2021年开始出现显著增长。然而,自2022年起产能增速逐渐放缓,2024年甚至2025年初出现负增长。
2025年1月:供应增量为-77.16%,产能进一步缩减。
2025年2月:同比去年2月,增长率约为-10%,产能仍在缩减,但速度放缓。
二月份在产的光伏玻璃窑炉生产相对稳定,没有新增冷修。然而,前期限产的装置在二月份第三周和第四周开始陆续恢复生产,预计三月份绝大多数装置将恢复正常生产状态。这些装置的恢复将增加市场供应。头部企业虽计划新产能投放,但实际推进节奏趋缓,3月国内光伏玻璃产量仅50GW左右,难以匹配需求增速。
近年玻璃产能数据变化:
1. 日容量数据
2020年底:国内光伏玻璃日容量约为2.9万吨。
2024年初:日容量提升至9.9万吨。
2025年当前:日容量降至8.8万吨,主要是由于冷修和限产措施的实施。
根据目前来折算,假定全部复产,按照6.40的系数,月度是可以对应45GW左右的组件生产。如果整个三月份国内组件排产提升到45到46,综合考虑组件企业的备货,以及在途货物,玻璃去库速度将加快,供需关系也会有非常明显的一个好转。
2. 冷修与复产数据
2024年全年:冷修了44座窑炉,合计日容量减少27180吨。
2024年下半年:渣窑炉口的装置合计减少量约为8000—9000吨,部分窑炉直接冷修,实际减少渣口子量值约8000吨。
2024年下半年行业亏损压力下,企业通过冷修缩减产能,2025Q1光伏玻璃有效产能利用率降至64.25%,库存天数从30天降至20天以下。
2025年初至2月:已有约四成的渣窑炉口装置恢复生产,剩余六成预计在3月份陆续恢复。
3.产能增速与集中度变化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内光伏玻璃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尤其是安徽地区占比较高。但未来随着其他地区新产能的布局,产能集中度可能会有所下降。从企业维度来看,信义和福莱特的市占率依然维持在四成左右。
4. 新增产能投放
未来趋势:虽然整体产能增速放缓,但仍有新增产能投放计划。新增部分主要来自综合实力较强的头部企业,二三线企业的产能推进较为谨慎。
5.潜在产能涌入(1).在建的3万吨僵尸产能
国内目前在建的光伏玻璃窑炉仍有3万吨以上,但受供需关系转变影响,部分进度较慢的项目已暂停或搁置。
(2).浮法玻璃的转换光伏玻璃的可能浮法玻璃因房地产下行周期需求减少,部分产能可能转向光伏领域。浮法玻璃与光伏玻璃在价格上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当浮法玻璃价格低于光伏玻璃一定幅度时,会吸引组件企业进行替代应用。
2025年3月全国建筑玻璃产能:全国浮法玻璃日熔量约 15.85万-16万吨,较2024年高位下降约 5%~8%。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76.38%。
目前,浮法玻璃的价格呈下滑趋势,而光伏玻璃价格上涨,这可能会增加浮法玻璃在光伏领域的替代应用量,对光伏玻璃供需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备注:根据《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企业可通过“等量或减量置换”将浮法玻璃产能转换为光伏玻璃产能。2024年新政策允许普通玻璃产能按1:1比例转换为光伏玻璃产能,且同一法人单位内部转移无需省级审批。该机制下,企业需同步关停等量浮法玻璃产线,并通过听证会论证技术经济性。
三、上游的成本变化情况原材料价格上涨纯碱价格波动影响
纯碱和玻璃具备一定的相关性。每吨光伏玻璃需消耗纯碱 0.25吨,占材料成本约 20%~25%
纯碱现货价格从2024年1月的 2750元/吨 跌至11月底的 1500元/吨,跌幅达 45.45%;
短期反弹:2025年2月底,受头部企业集中检修、光伏玻璃需求回暖及下游补库影响,纯碱期货主力合约反弹至 1569元/吨。2025年两会提出光伏补贴政策超预期,叠加环保限产结束后的供应恢复滞后,短期价格可能上探 3800元/吨。中期看夏季煤炭需求回落可能削弱成本支撑,但光伏装机旺季(三季度)将维持需求韧性,预计价格区间为 2500-3200元/吨。
优质石英砂资源争夺
结合超白砂溢价及工艺要求,石英砂在光伏玻璃成本占比通常在 15%~20%。
透光率>94%的高性能玻璃对低铁石英砂(Fe₂O₃≤150ppm)需求激增,而储量有限。该品类矿源仅占国内已探明储量的12%,导致采购溢价率高达25%。具备自有矿源的企业单吨成本优势达3.8元。
四、未来玻璃价格走势预判短期价格上涨预期从短期来看,光伏玻璃价格预计将呈现上涨趋势。三月份价格上涨的概率和趋势确定性较高,涨幅可能在1.5元/平方米左右。进入四月份后,价格可能继续上涨0.5-1元/平方米。这一上涨趋势主要受到需求增长和短期供应紧张的影响。
中期价格走势面临挑战从中期来看,下游光伏行业需求增长趋势或将在抢装潮后出现波动。长期需求则随着电价市场秩序的稳定、特高压建设的推进,而长期向上。
由于新产能的投放和建筑业不景气引起的浮法玻璃产能转换应用等因素的存在,价格涨幅将受到一定限制。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巴菲特读书会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