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个炼钢厂的工人,在选人大代表的时候,竟然跟毛泽东同志票数一样多,这可真让人好奇,他究竟是何方神圣?还有江女士,为啥要给这人改名字?改名的事儿还惹上了审查,结果周总理都亲自出面帮忙说清楚。那审完之后,这个人的日子又过得咋样了?咱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1934年,在太行山里头,王白旦呱呱坠地了,不过他原名叫王白蛋。家里头给他取这名儿,就是盼着他长得白白胖胖,将来能靠种地过日子。村里老一辈都觉得,这孩子啊,估计就这么平平淡淡过一辈子了。可谁能想到,就因为这个名儿,他的人生轨迹愣是发生了大转变。
王白旦小时候上过三年私塾,但因为家里穷,后来就没法继续念书了。到了1949年,太行山区搞起了土改,他就被选为儿童团团长,带着一群小伙伴一起完成任务。
同年6月份,经济一点点好起来,大家的日子也宽裕了些,王白旦就再次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了。
1951年那会儿,新中国还在起步阶段,各方面都还不太成熟,特别缺技术人才。王白旦就下定了决心,跑到山西太原去,专心学炼钢,就想当个出色的炼钢工人。
五年规划那会儿,王白旦带着老婆到了富拉尔基。他干活特别卖力,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对国家建设特别上心,一直坚持着。就这么拼劲儿十足地干,最后他拿到了工人的顶尖头衔——八级工,还升为了炉长。
1966年,毛泽东同志挑起大梁,引领了一场大革命,这就是咱们说的文化大革命,它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这场革命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要拦住资本主义回头路,保住党的清正廉洁,还要往前奔,发展出咱们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进行期间,大会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要举办中国共产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参会代表,上面有个明确要求,得是个有七年以上党龄的炼钢工人。说到这个条件,大家心里都有数,最合适的人选肯定是王白旦。
1968年秋天10月份,齐齐哈尔那边,革命委员会看上了王白旦,决定让他去当九大代表。到了1969年4月1号,全国上下,包括29个省市,都建起了革命委员会。这么一来,中国共产党就在北京开了第九次全国大会。
公布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时,咱们的王白旦工人是全票当选,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全场炸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主要是因为他的票数和主席一样多,这事儿在当时可真够让人惊讶的。
开幕式那天,王白旦穿上了炼钢的工作服,真的见到了咱们的毛主席毛泽东,心里头那个激动啊,没法说。他赶紧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敬仰。
毛主席心里头那个乐呵啊,真没想到这位年轻同志这么有能耐,还这么有责任心,对他那是赞不绝口,满心欣赏。
但是没多久,名字这事儿就给他生活带来了大起大落。
王白旦这名字挺逗,因为里头有个谐音。在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开玩笑说:“咱们中央委员咋能叫‘王八蛋’呢?”这话一出,大家都笑开了。这时,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伯达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提议:“要不咱给他的名字‘旦’字加一笔,改成‘早’字,咋样?”就这么着,“王白早”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1970年,中国召开了九届二中全会,会上陈伯达因为站队林先生那边,政治上被判了死刑。这时候,有人就扯出了陈伯达给王白旦改名那档子事,说王白旦也赞同和支持陈伯达那一套。还好有周恩来总理及时站出来澄清,这才把这场误会和尴尬给化解了。
可谁也没想到,江女士一听这话,立马来了兴致:“要不我再给他换个名字,就叫王百得吧。”王白旦对于这次改名相当不乐意,他心里嘀咕:“怎么又要改名啊,上次有周总理罩着我,那以后要是再碰到啥麻烦,我可咋办?”但无奈江女士是主席的夫人,他也只能乖乖听从安排。
1974年那会儿,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主席直接点名批评了江女士他们四人帮,说他们搞小团伙、拉帮结派。为了整顿党内风气,毛主席还决定对他们采取措施,不光打压了他们的势力,还把他们的事情摆到台面上,公开进行了审判。
所以在1978年,王白旦又因为改名那档子事儿被翻出来审查。不过,不管怎么找跟江女士有关的东西,都是白忙活一场,啥也没找着。结果,他还是因此遭了殃,被降了职啥的。
【王白旦因为改名字在工作上遭受重大挫折,那么在婚姻上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王白旦的结发妻子因肝癌到了晚期,最终离世,这让他心里特别难受,压根儿没想过再找个人相伴。可家里的活儿实在太多,让他忙得不可开交。王白旦也清楚,自己的情况确实挺特别的。
一方面家里孩子多,年纪又都不小,家务活一堆,我就怕对方太累着。可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要是忙起来,孩子们就照顾不到了。
另外,我就怕对方是冲着我的名利来的,心里只盘算着享福过好日子,而不愿意踏踏实实地一起生活。毕竟,我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整天就想着怎么为人民服务,这样一来,对家庭的照顾难免会有所欠缺。我就担心,未来的另一半能不能适应这种情况,所以需要考虑的问题确实挺多的。
所以好多人试着给我们牵线搭桥,但都没能成功。不过好在命运总会眷顾不放弃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偶然中,我碰到了现在的老婆。
头一回见面相亲那会儿,王白旦就直接说了,他家情况不咋地:我是个干苦力的,你是搞文化的,咱俩可能没啥能聊到一块儿的,再说我家里还有四个娃和两个老人得养活呢。
反正该说的难听话都提前讲了,可能是王白旦的真心实意让现在的老婆于淑彦心动了,又或者是老书记两口子给她讲的道理让她信服,最后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于淑彦对王白旦和他的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两人还一起定下了要一起变得更好的生活目标。她对王白旦的感情特别深,特别信任他、爱他。就算后来四人帮垮台了,上面开始查王白旦,乡亲们也都劝她俩算了,她还是坚定地和王白旦站在一起。
于淑彦打心底里相信王白旦,她直截了当地说:“王白旦到底啥样的人我不清楚,但我信党的决定,信群众的眼睛,这事儿早晚会水落石出的。”虽然对王白旦同志进行了各种调查,结果并没发现他跟江女士他们有啥瓜葛,但他还是受到了降职的处理。
王白旦挨了处分后,又回到了老东家工厂干起了工人的活儿。有天晚上,一号平炉的后墙突然倒了,要是钢水那会儿冲出来,那可就出大事了。
大家伙儿都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紧要关头,王白旦站了出来,给出了个主意。他也不管自己啥身份不身份的,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把事儿给解决了。情况紧急,一刻也耽误不得了。
大家听了王白旦的主意和点子,大伙一块儿加班加点地干,最后总算是把平炉的后墙给修补完毕了。
众人齐聚一堂,给王白旦庆祝成功。按理说,他应该拿到个大奖,但领导琢磨着他的特殊身份,这事最后就悄悄过去了。
王白旦干起活来特别拼命,他干脆住在了工厂,一连15年都没怎么回家和老婆团聚。这期间,他年迈的父母相继离世,可这些都没能动摇他炼钢的心。他一门心思就想着为老百姓做点事,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王白旦的无私奉献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用最真挚的心意去向他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