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这人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刚说要给中国加税,没一会儿又改口,说因为国内外压力大,不会对中国再提高关税了。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这家伙就再次“换了一副面孔”,向中国发出了新的威胁。
这次他感觉到自己不能再这么随便了,所以就给自己准备了个备选方案。他提到,要是中美两边谈不到一起去,那美国可能就要自己定新规矩了。
到了这个地步,咱们只能随机应变,对方出什么招,咱们就应对什么招。
这次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如意算盘呢?
【川普川式变脸】
4月2号那天,特朗普政府冷不丁地宣布,要对好几个国家,包括中国,实施一个新政策。特朗普那时候拍着胸脯保证,说这个政策能让美国的制造业焕发第二春,还能造出一大堆工作岗位来。
但仅仅七天之后,特朗普就在社交平台上变了说法,暂停了对多数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唯独给中国的关税上调到了125%,而且在4月10日那天,又涨到了145%。
那特朗普是不是铁了心要和中国挑起贸易争端呢?
不过到了4月11号,特朗普突然对一些产品取消了对应的关税,这事儿真让人搞不清状况。
反正呢,当时好多人都觉得特朗普这是服软了。但没想到才隔了两天,特朗普又跳出来说:“美国可没说要免除谁的关税,我们只是把一些商品换到了新的关税分组里。”
这种说法前后不一,让市场完全搞不清状况,同时也让大家开始怀疑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是不是稳定靠谱。
那特朗普咋就突然换了个态度呢?
这背后或许藏着不少原因。全球商界的大力反对,肯定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自从贸易战开始后,许多美国公司都在抱怨连连,高昂的关税让他们的生意大受影响。
再者,跟太多商界大佬结仇,对以后的支持率可没啥好处。他就是不想彻底放弃关税,因为这会被看作是向中国低头。
然而,遗憾的是,华尔街对特朗普那反复无常的政策依然感到心里不踏实。
好多证券公司的领导都发牢骚,说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把市场搅得一团糟,让投资者和企业都懵了,不知道该咋办。
特朗普一宣布那事儿,美国那29万亿的债券市场立马就炸了锅,大家纷纷抛售债券。
投资者们对经济未来的忧虑越来越重,导致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大幅度下滑,降到了自1952年以来第二差的水平。
看来,特朗普那变幻莫测的行事风格,不单是让美国的国际面子挂不住,还给全世界的经济搅得一团乱,充满了未知数。
企业和投资者都被推到了一个不得不应对的新局面里,这种情况肯定会对日常经济运作和长远打算造成一些干扰。
特朗普就是对关税这事儿特别着迷,老想着拿它当武器,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上让步。
他觉得,提高关税既能让美国的制造业火起来,又能保住工作岗位。但关键是,这招真的管用吗?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
特朗普打算继续对手机、笔记本电脑这些玩意儿加收高额关税。虽然一开始可能会给部分产品开个绿灯,不用交那么高的税,但长期来看,他还是想在各种商品上都加上税。
这明显是在对中国不断施加压力。
但中国并未因此畏惧,中方一直主张在公正、对等的前提下进行对话,坚决不接受任何单方面的逼迫。
这让特朗普的关税举措变得很棘手:它没能逼中国低头,反而给美国自己惹上了一堆事儿。
著名投资大亨比尔·阿克曼直接放话:
其实,现在普通的美国老百姓已经渐渐感觉到关税造成的影响了。
超市里商品价格上涨,日常用品的花费多了,导致不少家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种种外界压力之下,特朗普会不会转变他的想法呢?
看他老是变来变去的政策,这个问题他自己心里可能也没个准数,不然咋一会儿说要加税,一会儿又改口说要减税呢。
但这事儿不能完全赖特朗普,特朗普政府自己内部意见就不统一。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坚持认为应该继续使用关税作为谈判工具,但另一些官员却担忧这会给国家经济造成额外负担。这种内部意见不统一,显然会对最终的政策决定产生干扰。
另外,关税政策还有个麻烦,那就是它可能会导致一连串的反应。
中国已经清楚地说了,他们会进行反制,也就是说,美国的卖东西到中国这边,得交更高的税了。
有些做农产品出口和高科技产品的公司,现在觉得日子不好过了,他们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在一点点下降。
因此,当特朗普还在玩他的关税把戏时,全世界市场都紧张得不敢喘大气。
不过有一点已经很清楚了:这场关税较量不会有人占到便宜,说不定大家都会吃亏。
【中国冷静应对】
遇到特朗普那变来变去的关税措施,中国表现得相当沉稳,真是让人佩服。
其实在4月4号那天,中国就已经对美国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除了对美国商品加收34%的关税,中国还在稀土和其他进出口领域上,实施了一系列报复行动。
当美国持续对中国施加关税压力时,中国方面也毫不犹豫地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我们的立场很明确,不主动挑事,但遇到事情也绝不会退缩。
没错,一旦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提到125%,这场贸易战可就彻底变味了。到时候,美国卖到中国的东西,市场上根本没人要。所以中国当时的反应就是:
要是美国之后还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加关税,中国这边可就不会再客气了,直接无视。
说白了,中国现在已经看穿了事情的本质,不再跟美国在那搞数字上的把戏了,就任凭他们自己出丑吧。
得说件事儿,就在这以后,美国那边放出风来,说有些商品的关税不用交了。至于谁心里慌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可真让人无奈,尽管事情已经解释得清清楚楚,特朗普还是决定对中国加征关税。一直拖到4月17日,他才表示“不打算再提升对中国的关税了”。
但大家别误会,以为特朗普这次突然醒悟了。4月18日那天,他居然一本正经地说“中美交流挺多的”,还提到“要是没法跟中国达成点共识,那我们就得设个限,继续加关税”。
他给出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说“美国消费者,这是别人没有的优势”。
这简直让人哭笑不得,那个最初挑起贸易战,害得美国消费者吃亏的人,现在又跳出来,扬言要让中国承受失去美国消费者的代价,还是他。
他当总统当得真是一塌糊涂。
再说了,中国之前就明确表示过,特朗普的关税我们根本不怕,现在他还在关税这事上折腾,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因此,特朗普这么说,可能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毕竟抹不开面子嘛。
但如果靠面子真能解决问题,那美国就不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美国老百姓也不会一个接一个地站出来,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了。
2025年,特朗普政府搞了个新政策,叫“对等关税”。简单来说,就是美国看你哪个商品进口得多,又觉得你对我们收的税高了,那我们也跟着对你那个东西加税,大家公平点,你来我往嘛。这个政策主要是想保护咱们国内的产业,别让外面的东西太便宜,把咱们自己的厂家给挤兑了。当然啦,这个“对等关税”也不是随便搞的,得看看两边的贸易情况,还有国际上的规矩。特朗普政府觉得,这样做能让美国在国际贸易里更有话语权,也能让其他国家在跟咱们做生意时,别老想着占便宜。总的来说,2025年的这个“对等关税”政策,就是特朗普政府想出来的一个办法,想让美国在国际贸易里更硬气点,也让其他国家知道,跟美国做生意,得讲规矩,得公平。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