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房地产:城市更新+高品质供给+稳市场

翔哥说房子 2025-04-30 17:16:40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针对房地产领域部署系统性政策,从城市更新到风险防控,从供给升级到金融支持,释放出"稳预期调结构防风险"的明确信号。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为行业短期企稳注入信心,更从制度层面推动房地产向高质量发展模式深度转型。

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民生与经济的双赢选择。会议明确要求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这一政策直指城市发展的两大痛点。

·老旧社区改造将直接改善数千万居民的居住条件,解决安全隐患和基础设施老化问题;

·而城中村改造则通过土地资源再开发,释放核心地段价值,带动建材、装修、智能家居等产业链的万亿级投资。

当前已有多个一线城市启动"房票安置"等创新模式,既保障居民权益又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值得关注的是政策特别强调"有序推进",这意味着地方政府需平衡资金筹措、拆迁安置与产业导入,避免"大拆大建"的粗放模式。

从"有房住"到"住得好":住房供给迎来品质革命。"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提法,标志着政策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一方面政府将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绿色建筑标准、智慧社区系统、适老化设计等将成为新建住宅的"标配",推动房企从"高周转"转向"精工细作"。

·另一方面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优化,意味着地方政府或国企平台可通过市场化手段收购滞销项目,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人才公寓。这种"以购代建"模式既能缓解房企库存压力,又能填补保障房缺口,尤其有利于新市民青年群体的安居需求。

风险防控与流动性支持并行,政策工具箱持续扩容。在化解风险层面,会议提出"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将继续实施,重点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这有助于缓解建筑企业供应商的资金链压力。

与此同时宏观政策明确"适时降准降息"、"加快专项债发行",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重点倾斜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等领域,为行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更具创新性的是,政策提出"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类工具可能定向支持房企债务重组、保交楼专项借款、甚至探索REITs等资产证券化路径,帮助优质企业轻装上阵。

市场影响:结构性机会与长期转型并存。短期来看存量房收购政策将加速二手房市场去化,部分城市房价有望逐步企稳;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土地出让增量或使核心城市土拍市场热度回升。中长期而言行业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具备绿色科技研发能力,持有运营经验的房企将占据竞争优势,而依赖高杠杆扩张的企业将加速出清。

此外"房地产+产业"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例如深圳、苏州等地已在城市更新中嵌入产业园、科创中心等载体推动产城人协同发展。此次会议传递的核心信号在于:房地产政策不再局限于短期托底,而是通过制度创新重塑行业生态。无论是城市更新中的"精细化运营",还是住房供给的"品质升级",均指向一个更可持续的发展未来。

随着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的协同发力,2025年或成为房地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

1 阅读: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