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烟花之地是让好多风流才子心心念念的场所,那儿有着数不清的传奇往事。
在《水浒传》里头,燕青为了能让皇帝点头同意招安,特地跑到京城,找上了那位有名的妓女李师师,把她逗得是眉开眼笑。等到那个爱玩的皇帝宋徽宗,偷偷摸摸从地道溜过来寻乐子时,燕青瞅准机会,就跟皇帝说了宋江心里头那点事儿。
在唐朝那会儿,好多大诗人老爱往青楼跑,就为了找写诗的灵感。他们不光去,还常常把里面的女子写到自己的诗里头,写得可开放了。
大文豪李白曾挥毫写下这样的诗句:“赵燕之地歌声扬,魏国美女拨琴弦……手执美酒望佳人,请唱一曲邯郸调。”另外,诗人白居易也有那么一句挺出名的:“要说春光哪里浓,妓女家中春光盛。”还有杜牧,他写的关于妓女的诗特别豪迈——“十年扬州梦一场,最后落得青楼名。”
这些诗句表达得相当直接,要是放在现在来看,简直就是毫不掩饰地自我炫耀,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道德顾虑。
到了宋朝,程朱理学的风气很盛,那时候的文人墨客,都不太敢直接把他们和青楼女子的故事写到作品里头,而是写得比较委婉隐晦。他们追求的是那种有风流韵味但又不失体面的感觉。
苏东坡有首诗,名叫《携妓乐游张山人园》,诗中提到“特地拿些俗气东西来烦高人雅士,细小的马匹和盛装打扮的女子布满了整个山谷”。
柳永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在他的《雨霖铃》里也描绘了青楼女子的故事,那意境真是绝了——“就算心里头有万般情感,又能跟谁说呢?”
不管他们是明说还是暗示,其实都在告诉大伙,我常去青楼,算是那里的老客户了。从这事儿能看出,那时候,找乐子这事儿并不被看作道德有问题,而是个人的喜好,社会上也不会因此对你指指点点。
文人雅士去青楼,那都是讲规矩的,该给的钱一分都不会少,对青楼女子也是客客气气,不会乱来。
他们这帮人啊,都是挺有文化的人,素质挺高,整天讲究的是礼数,那些不讲道理的事儿,他们可做不出来。而且啊,不少文人还有个头衔,就是在政府部门里担任职务呢。
比如说,白居易他曾考中进士,还在忠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当过刺史。柳永呢,虽然年轻时科举考试没考上,但到了晚年还是考上了,他还做过余杭县的县令。
苏东坡这人,咱们都知道,他当过杭州的父母官。那时候,他常去青楼转转,还帮了一个叫“九尾野狐”的姑娘脱离风尘,给她写了这样的判词:“就像在京兆只待五天,判事得随性。九尾野狐这姑娘,想从良就随她去吧。”
不过,当真的有位烟花女子亲自跑到官府,求着想要从良的时候,苏东坡却毫不留情地给回绝了。
苏东坡说:“推崇召南的教化,这个想法挺好;但想要聚齐冀北的英才,这个请求我不能答应。”
换个说法就是,那个妓女想要改过自新,这个想法挺好的,按理说咱们应该支持她。但问题是,这个青楼里的姑娘长得实在是太出众了,要是像她这样的都洗手不干了,那我老苏以后去青楼找乐子可就没啥看头了。所以,苏东坡心里头有点不乐意,就婉拒了她想要从良的请求。
去青楼玩乐花费可不小,但诗人们负担得起。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当官的,拿着稳定的俸禄,还有书籍出版费和文章润色费这些外快。只要不贪赃枉法,他们的钱包都挺鼓,在花钱享受时也不会吝啬,毕竟得顾着自己的脸面嘛。
普通老百姓可不一样,他们心里没那么多道德约束,就算口袋里没几个铜板,也还是心心念念想去那烟花之地逛逛。
要是你真是个实在人,那也就算了,心里想的和实际能做的往往不是一码事。要是口袋里没钱,心里头想想就得了,不去或者尽量少凑热闹,这样也就行了。
要是那些不地道的人去了青楼,兜里没钱时就会耍无赖,玩够了却不肯掏钱,穿好衣服就翻脸不认人。
要是今天放张三随便吃喝不给钱,那明天李四也会学着样,吃完喝完就开溜,接着王五、赵六也都跟上。这样下去,妓院哪还能开得下去。所以那些管妓院的人,就花大钱雇了些“看场子的”。
在很多讲青楼的电视剧和电影里,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差不多每家妓院门口或者大厅那儿,都站着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大块头,身强体壮,眼神凶狠的保镖。
他们的任务就是专门收拾那些吃饭不给钱的人。要是有人想蹭吃蹭喝,那可就别怪他们不客气了,直接一顿拳脚伺候,让对方长长记性。这些人一上来就会围住找事的人,把他们打得浑身是伤,直到对方求饶才肯罢休。
通常来说,那些敢于吃霸王餐的家伙,都不是好惹的茬儿,至少也得像《水浒传》里的镇关西那样,个子高大,力大无穷,有的还懂点拳脚功夫。不过你再怎么厉害,一个人也打不过一群人,更别提青楼那些“保镖”人数众多。要是你没有武松那样的身手,最后肯定会被打趴下,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保安的职责,不只是应对捣乱的家伙,还得处理同行间的事儿。
都说“同行竞争大”,青楼之间那争斗可激烈了,互相抢人的事儿经常发生,对手们总会找各种茬儿。有了这些男人在,心里头可就安稳许多了。
肯定的是,老鸨们花钱养着这些男人,他们的用处可多了去了,不止眼前这些。
首先,青楼里的姑娘每天得应付好多客人,这些客人啥样的都有,有的人根本不懂礼貌,粗鲁得很。他们到青楼来找乐子,不光是听听歌、看看舞、喝喝酒或者干点别的,往往还不知足。在享受服务时,这些有钱人家的少爷还会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硬是要姑娘多做些额外的事儿。
这些多出来的附加服务,通常都是让人丢了尊严的活儿。有的青楼姑娘心里头不情愿,妈妈桑也死活不答应。
有些客人脾气特别扭,想尽办法刁难青楼里的姑娘,甚至动手动脚。碰到这种情况,“护院”就会站出来,替女孩子们说话,保证场所里一切正常运作。
无疑,枪不只是朝外指的,这些男人也会被派去镇压青楼女子可能的反抗。
很少有正经姑娘会心甘情愿干这行让人难以说出口的工作,她们大都是没办法的办法。
比如说,有的人小时候爸妈就没了,没人管没人问,最后只能走上卖自己这条路。有的女孩子呢,是因为她爸不学好,在赌场欠了一屁股债,为了还债,就把女儿给卖了。还有的,是被家里的情况给拖累了,实在没办法,才选了这条路。
到了那烟花之地后,有些女孩子实在受不了那种不是人过的日子,就琢磨着怎么逃出去,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那些男人整天盯着,女孩们根本没法逃跑,也不敢反抗。谁要是试着逃跑被抓了,老鸨就会叫打手狠狠收拾她们,给其他人看个教训。
那些打手们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处理那些上门来闹事的外人。
有些青楼里的姑娘,其实是老鸨从专门的训练地方买来的。就像明清时候有个叫“瘦马”的培训地儿。那些坏人会从各种地方找来些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教她们怎么保持身材,还有吹拉弹唱、怎么招待客人这些技能。等到这些姑娘长到十四五岁,老鸨就会根据她们的本事,出不同的价钱买走,赚大钱。
买这种姑娘,老鸨其实挺安心的。“瘦马”一旦经过调教,那价格可就高了去了。
有些老鸨为了节省开支,会不走寻常路,直接找歹徒买些身份不清的女子。这些女子其实很多都是正经人家的姑娘,有的甚至已经嫁了人。要是她们的家人知道她们被卖到妓院,那肯定得找上门来闹事。
到了这个关头,那些保镖就得站出来,替老鸨子把事儿给解决了。
没错,这些大块头不光是场地的“守护者”,还有别的差事,那就是给老鸨和客人当保镖。在古代,青楼那可是达官贵人、大富商的享乐之地,他们来这儿寻欢作乐,自然得有人保驾护航,确保安全无虞。
老鸨常常会找些体格健壮的大汉来做保镖,给他们安排各种接送任务,确保场所的安全无虞。
另外,这些哥们儿其实还有个挺重要的、大家不怎么知道的任务,那就是负责武装押运。
从古到今,卖身这行当一直是挺能捞钱的之一。老话常说:“床板一响,银子哗哗;姑娘一叫,客人钱包瘪掉。”不管是天下太平还是兵荒马乱,人的那点需求总是少不了,青楼这玩意儿,外部环境咋变它都影响不大,总是财源广进,钱像流水一样往里淌,天天都有大堆银子往账上添。
钱这么多,肯定得存银行里,不然太不保险了。但是呢,从那个风月场所到银行,中间还挺远的。带着这么多钱,那些江洋大盗、坏人啥的,肯定都眼红得很,半路上被抢的风险可太大了。
每天下午,得跟现在银行的操作似的,把赚到的银子装进“安全押运车”,然后靠那些保镖一路保护,安全送到该去的地方。
做护送任务的保镖,光靠一身蛮劲可不行。他们得有两把刷子,不光得精通拳脚功夫,还得能熟练使用各种武器。而且,他们的心理素质得过硬,反应得迅速,遇到突发情况能迅速应对。
这哪像保安啊,简直就像护送贵重货物的镖师,非得有点武林高手的本事才行。
老鸨在招人时,为了防止混进那些没真本事的家伙,就像南郭先生那样,都会仔细把关,通过比武和考试来筛选。要是不这样做,万一招进来的是些只会摆花架子的,外表看着挺厉害,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万一碰到劫匪,那可就麻烦大了。
没错,请这些行家出手,那报酬自然不会少,比那些保镖高出好几倍甚至更多。但青楼这行当利润丰厚,老鸨掏这点钱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么说吧,老鸨养那些壮汉,不光是让他们当保镖看门护家,还得帮忙押送贵重货物呢。当然啦,也有些老鸨,既爱钱又好色,会让那些壮汉兼职当情人,满足她们自己的私欲,但那又是另一码事了。
从古至今,烟花之地往往是罪恶丛生的角落,它的存在,明摆着就是社会不正常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