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成都楼市最重磅的就是出了两次新政。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些什么,以及真实的市场表现如何呢,一起来回顾。
二手房交易量连续三月超新房✦
新房市场分化依然很明显
去化率两个极端
根据乐居网数据,2022年5月份大成都范围内一共成交了约139.79万平米的商品住房,环比减少了约6.4%,同比增加了约1.08%;套数共计11096套,环比减少了约5.61%;套均建筑面积约125.98平米,环比4月减少了约1.07平方米。
近期成都新房市场依然是“还行吧”,一圈层的开盘去化率能达到60%。但依然是冷的冷热的热, 项目分化严重。
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总价段543万,开盘售罄。刚需神盘新鸿基悦城3期,报名时就造成了网络拥堵有近10万报名。
成华区在月底放出神盘滨江壹号1386套,以及位于成熟地段杉板桥且均价不到2w的誉浪东望,目前还在报名阶段目测也会是很快售罄的项目。
而热闹都是神盘的,多个滞销项目去化率仅5%左右。整体看上去不错的去化都基本需要低价的网红盘,其余项目都会进入顺销。
二手持续过万套
量涨价不涨
而二手房成交了约116.57万平米,环比增加了约1.15%;套数共计12453套,环比增加了约0.45%;4月套均建筑面积93.61平米,较4月约增加了约0.65平米。
二手房市场,成交量节节攀升,已经连续三个月二手房成交量比新房高了。
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以及双流区等多个区域成交价环比上月均有一定涨幅,且成交量仍然保持在1万套以上,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但房源仍然是以中小户型的刚需、卖旧换新为主,150w级别预算的刚需基本告别新房了。
增资格解限售,成都新政发招
半个月两波新政放大招
4月的回顾有提到,全国都在不断出新政,而成都一直按兵不动,终于在5月开始不断有了明显动作。
5月9日开始被隐藏了一年之久的二手房挂牌价又重现了,可查部分房源及板块真实挂牌价。
5月16日新政出台:三圈层有房的人到中心城区购置房产,但属于普通购房资格。无房+2年无交易记录,让部分购房者由普通转为刚需了。过去单次取证的房源必须在3万㎡以上,如今改为按“栋”预售,降低了新盘预售难度。让刚需也更加内卷。
房贷利率下调也为购房者带来了实质性利好。去年同期,成都的首套住房利率一度高达6.125%,但现在已下调至4.6%,是成都有史以来利率最低的阶段。
据市场反馈,看房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对成交量的改变的反馈较小,大家都还是呈现一种观望的态度。
而五月最后一天上了硬菜,再发8条新政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包括缩短购房所需社保缴纳要求,缩减新购房限售年限至取得房产证满2年或合同备案满3年,家庭唯一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5改2”,降低10%的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二孩以上家庭和将自有存量住房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群体可新购买1套住房等。
另外,新政还鼓励成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优化房地产金融服务,适当降低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定价水平。
全国缓慢复苏,观望情绪浓厚
成都的楼市政策放在全国是又慢又温和的。这也是因为成都楼市在全国算是表现不错的了。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今年前4月成都房价维持涨势。同期成都商品住宅成交480平方米,成交面积居30城之首,但较去年同期下降26%。
从开发商今年的成绩也能感受全国的形式,前五个月超千亿的只有三家。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5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73.9亿元,同比下降50.7%;其中销售额超千亿房企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超百亿房企7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8家。百强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199.9亿元,权益销售面积均值为136.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1.5%和53.2%。
五月全国楼市新政出台超过100条,各地都在松绑市场已经有了整体转暖的信号。
客户看房活跃度提高,贝壳50城二手房带看客户量环比增长8%。分城市看,长春、上海、哈尔滨及沈阳等城市新增带看量增长幅度较大。代表市场预期的二手房景气指数由上月的18回升至20的临界线。分城市看,东莞、济南、佛山、无锡及嘉兴等城市市场预期复苏比较快。
5月二手房供应显著增加。贝壳50城二手房新增挂牌房源量环比增长12%。东莞5月二手房新增挂牌量环比增长约30%,苏州5月二手房新增挂牌量超过4月的2倍,南京、徐州5月环比增长超过50%。
成都楼市还会继续放松调控吗?市场买不买账?就一起看六月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