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人刘禹锡《陋室铭》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世有百室,而生万态。
心怀清雅之趣,纵寒舍小筑,也有肃穆之状;心存浊虑之思,纵堆陈万千,亦无异于市井杂肆,一室之雅,皆在于人之涵养。

陋室不陋,此皆在于主人之学识,德艺之境界。
习惯了行色匆匆,习惯了生活的忙,特别贪恋浮生半日的闲。希望有个地方,容膝安身,抖落满身疲惫;隔绝喧闹,尽享自在随心。

读一本书,或坐,或半躺;泡一壶茶,慢慢消磨时光。枕上诗书,窗前风景,日有暖阳,夜伴星辰,这样的地方,非书房莫属。

读书是为了广博见闻,经世致用。
有书就有了书房,虽然书随处皆可读,但读书人谁不希望有自己的藏书,谁不希望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用以读书、习文、会友呢?书房不必太大,有几架书,一桌、一椅、一盏灯,就有了规模,就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


古人好古,读先贤书,发思古幽情,追求会古通今的乐趣。
书籍和器物,越古越有意思。书画真迹、碑帖原拓、古籍善本自然是书房的珍品 ,那些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

明清文人珍藏宋元版书,用旧窑或古铜的器物,成了一种雅趣。这在那时的论著或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

接近自然、远离尘嚣是书房的另一种韵致。
先人说:『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藏书于室,便是藏富于心,闲时阅览,久而久之,一个人的气质都将于无形中改变。

愿你我皆可构筑心中的书房,以卷册滋养心灵,它回报你的,不仅仅是风雅,更是一种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