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盆腔积液”不熟的姐妹来说,乍一看报告单上写着的这个词就很害怕,以为自己是不是盆腔炎了。但其实临床上对盆腔积液的定义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描述。
所以要纠正一点:盆腔积液≠盆腔炎哦。但盆腔积液也不能小觑,我们先来弄懂为什么姐妹们的身体里会有它吧~
女性的盆腔、腹腔内包含着众多的器官,例如腹膜、大网膜、肠管等,这些器官会不断的分泌液体,这些液体可以保护盆腔和腹腔内的器官,还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少脏器间的摩擦。
由于盆腔在体内处于较低的位置,所以液体最终总是存积在盆腔内。部分正常姐妹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也会有少量的盆腔积液,所以盆腔内有点液体实在是正常不过。
但是,盆腔积液又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
生理性盆腔积液
生理性盆腔积液就是刚刚所说的积存在盆腔内,可以润泽周围的器官和其他组织,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的液体,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治疗。
如果姐妹们实在不放心,可以去正规医院做个超声检查。盆腔积液可通过B超检查观察到,如果积液的深度小于3cm,姐妹们也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通常是不需要处理的。
病理性盆腔积液
如果积液的深度大于3cm,就要考虑是不是病理性盆腔积液了。如果是病理性盆腔积液,大多数姐妹会有下腹部胀痛、腰骶部酸痛的情况。
病理性盆腔积液通常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月经期不注意卫生:如果在月经来潮时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不洁卫生棉、卫生纸等,或者在月经期间进行同房,给细菌的滋生和感染提供良好机会,就容易引发盆腔炎,通常会产生一些炎性液体。
★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患有阑尾炎或腹膜炎症时,也容易并发盆腔炎症。患有阴道炎、宫颈炎时,炎症上行感染,最终也容易导致盆腔炎、形成积液。
★ 产后、流产后感染:分娩和人工流产后,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此时宫颈口处于扩张状态,如果没有注意个人卫生,那么阴道和宫颈内的细菌也有可能会上行而造成盆腔感染。
★ 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破裂会表现为下腹受到撞击、剧烈活动后突然出现的下腹痛,程度或轻或重,有时伴有肛门坠胀感,少数生命体征不平稳。卵巢囊肿破裂,也会让盆腔有积液。
★ 妇科手术后感染:如果在人工流产手术、放(取)环手术、输卵管造影(通液)等术后不注重个人卫生,不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恢复治疗,治疗后过早进行同房等,都会引发细菌滋生而导致盆腔感染。
★ 恶性肿瘤:如果出现短时间内体重下降明显、食欲减退、或腹部扪及包块,就要警惕恶性肿瘤导致的盆腹腔积液。
★ 其他:卵巢、肝肾疾病均可引起盆腔积液同时伴有腹水,甚至胸水。结核性盆腔炎时,腹膜及盆腔脏器表面布满粟粒状结核病灶,会产生大量的渗出液聚积在盆腔。
碰到盆腔积液先别慌
在发现自己的体检报告单上面出现盆腔积液的字样,先不要恐慌,而是需要确定自己的盆腔积液属于哪一个类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如果是生理性盆腔积液,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盆腔积液,到正规医院来,积极配合医生检查,不要太过紧张,以免影响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