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兰,五十五岁,退休前是个小学教师。我的儿子小伟和儿媳静静结婚三年了,有个两岁的小孙子豆豆。虽说我这辈子没什么大富大贵,但也算是苦尽甘来,老伴儿早些年做生意留下了一套房子和一些积蓄,足够让我们一家人过得舒舒服服的。可是,最近我总觉得心里不痛快。怎么说呢?我看着身边那些朋友家,一个个都有了二胎孙子、孙女,聚在一起聊天总是拿这些事说笑,话里话外似乎就我家只传了一根独苗。说实话,我心里不是滋味。这天晚上,我坐在沙发上,看着静静给豆豆喂饭,小伟在一旁陪豆豆玩。我忍不住开口:“静静,小伟,妈有件事想和你们说说。”静静停下手中的勺子,抬头看了我一眼:“妈,您说。”“我想着啊,咱家条件也不差,你们再要一个孩子吧。两个孩子有个伴儿,家里也更热闹些。”静静的动作僵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妈,这事儿我们之前也聊过,暂时没这个打算。豆豆还小,我们俩工作也挺忙的,再要一个确实吃不消。”我皱起眉头:“孩子是家里的根本,咱家不能只有豆豆一个传宗接代的,你们再辛苦也得考虑清楚。等妈老了,家里的财产还不是要留给你们和孙子孙女的?”静静脸上的笑意慢慢褪去,语气仍旧温和:“妈,这些财产本来就是您和爸辛苦挣下的,我们没觉得这些非得是我们的。而且,我和小伟也商量过,我们更希望给豆豆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而不是为了要二胎让生活变得更难。”她这话像是往我心头浇了一盆冷水。我压着心里的火,声音拔高了一点:“静静,我的话你不听是吧?我告诉你们,要是你们不打算生二胎,我和你爸就把财产全收回,不留给你们!”这话一出口,小伟抬头看向我,满脸的不敢置信:“妈,您说什么呢?”静静却没慌张,反而放下了手里的碗,淡淡地看着我:“妈,如果您觉得我们生二胎是为了这些财产,那我看我们也不用继续争了。财产是您和爸的,怎么处置是您们的权利。如果您非要以这个为条件,那我和豆豆回我娘家住去,也不拖累您。”她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针一样扎进我的心里。我愣住了,完全没想到静静会这么说。这时,小伟急了:“静静!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妈也是为了我们家好。”静静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小伟,你也觉得我不生二胎是错的吗?”小伟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像是被夹在中间的无助孩子。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只剩下豆豆咿咿呀呀的声音。我坐在沙发上,心里翻江倒海,表面却强装镇定:“静静,你什么意思?这是威胁我吗?”静静摇了摇头,眼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让我看不懂的坚定:“妈,我不是威胁您。我只是想告诉您,我尊重您对财产的决定,也希望您尊重我们的生活选择。”她的话让我哑口无言。我明明是长辈,可这会儿却觉得像是被后辈教训了一通,偏偏还无法反驳。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恨不得马上找个理由离开。那晚,我几乎没睡着觉。回想静静的话,我越想越气:这哪里是晚辈该有的态度?可细细一琢磨,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毕竟,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凭什么用财产去逼他们?第二天,老伴儿看出我心情不好,问了几句。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说了,他听完叹了口气:“兰啊,咱们都这年纪了,孩子们有自己的路要走。财产是咱们的,咱们高兴留就留,不高兴就不留,但别拿这个去绑架他们的生活。”老伴儿的话像一记当头棒喝,让我彻底冷静下来。我开始反思,或许我真的是错了。几天后,我主动找了静静和小伟。静静见我,神情依旧淡然,但我能看出她眼里有些防备。我叹了口气:“静静,小伟,妈之前的话有点过分了。我不是想逼你们,只是想着咱家能更热闹点。可妈也明白,这事儿得看你们自己的意愿。财产的事儿,你们别往心里去,都是咱家人。”静静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妈,我明白您的好意。谢谢您愿意理解我们。”那一刻,我心里百感交集。静静的平静和包容让我觉得自己太自私。是啊,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而不是用爱去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