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独生女,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日子过得算是安稳顺遂。但在遇到李明之前,我从没想过,原来爱一个人可以复杂到让人窒息。李明是我大学的学长,毕业后两年我们偶然重逢。他有才华,工作努力,对未来有明确规划,这些让我深深着迷。我们在一起三年,感情也一直不错。他对我很好,节日有礼物,生病时照顾我,甚至连我爱吃的零食他都记得买。但就是最近,他让我看到了我们关系中不曾显露的一面。事情的起因是买房。我们租的房子虽然小,但离公司近,生活方便。我本来想等再攒几年钱,首付个两居室也不错。但李明不同意,他坚持要全款买房。他说:“贷款利息太高,太不划算了。全款买房最踏实,咱以后日子才能好过。”我也不是不理解他的想法,可现实是,我们的存款根本不够。加上两家父母的支持,也顶多凑个首付。这时候,李明看着我,语气很轻松地说了一句:“你回家和你爸妈要个80万吧,反正他们的钱早晚也是咱的。”我愣住了。“什么叫‘早晚是咱的’?那是我爸妈的钱。”我努力让自己语气平和,但内心已经开始翻涌。李明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你是独生女啊,将来不都是留给你的?咱们现在买房,爸妈出钱也很正常啊。我朋友都这么做的。”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陌生。他的语气、神态,甚至是那种毫不犹豫的自信,都让我心寒。我试图让他明白我的难处:“李明,这钱是我爸妈一辈子的积蓄。他们还想着养老呢,我怎么好意思开这个口?”李明皱眉,似乎有些不耐烦:“你爸妈还能缺这点钱?再说了,他们不也是为了你好吗?让他们帮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的眼眶发热,心里五味杂陈。我试探着问:“那你爸妈能帮多少?”李明沉默了一下,说:“他们家情况你也知道,存款不多。但他们能帮的,我都争取了。”这话让我更难受。明明是两个人的事,却让我家承担这么大的压力,而他却像个旁观者一样,说得轻描淡写。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因为这个问题不断争吵。他总是用一种“为了我们好”的理由来试图说服我:“你想想,咱们现在买了房,以后就不用再操心了。这是投资,房子还会升值的!”我明白他的逻辑,但他完全没有站在我的立场上考虑。他不知道,为了不让父母操心,我这几年工作有多拼。爸妈给了我他们能给的一切,我怎么还能理直气壮地向他们索要?有一天晚上,我下班回家,发现李明正在打电话。他语气热切,神采飞扬:“伯父伯母,我们小雨这边真的太辛苦了,首付压力大……”听到这些话,我的心瞬间凉了。他居然直接给我爸妈打电话!挂了电话,我忍不住质问他:“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就擅自联系我爸妈?”李明摊摊手,理直气壮:“这不都是为咱们好吗?我想替你分担压力,早点解决问题。”我的声音开始发抖:“你是替我分担,还是给我增加压力?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会让我爸妈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逼着他们?”李明看着我,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冷:“小雨,你是不是不愿意和我一起努力了?还是说,你根本不爱我?”这句话像一根针,扎得我生疼。我转过身,泪水模糊了视线。这不是努力的问题,也不是爱不爱的事。是价值观,是尊重,是对彼此家庭的责任感。他眼里的“我们”,似乎只包括我和他,却没有我的父母。那一晚,我彻夜未眠。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着我们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李明对我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的好似乎总带着一种目的性——希望我配合他的计划,成全他的愿望。第二天,我约了李明出去谈。咖啡馆里,我尽量平静地开口:“李明,我想清楚了。这件事让我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差异。我不是不爱你,但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相处方式。如果你觉得我们要走下去,必须让我家承担这笔钱,那我只能说,对不起。”李明盯着我,眼里有震惊,也有不解。他试图反驳,但我打断了他:“爱情不是交换,更不是强迫。我希望我们彼此尊重,而不是用家庭的资源来绑架对方。”最终,李明没有再坚持。他沉默了很久,点点头,说了一句:“我明白了。”那之后,我们冷静了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我清楚地知道,爱不是一味地妥协,更不是牺牲父母的幸福去满足对方的需求。有些事情可以让步,但原则不能丢。这是我对爱情的信念,也是我对父母的承诺。
一个大傻逼,不可怕,一家子大傻逼,太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