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有个特别狠心的规矩,就是殉葬。皇帝或者那些有权有势的大官一死,为了让他们在地底下也能过上好日子,他们活着时用的东西,甚至老婆小妾,都得跟着一起埋进坟墓里。
朱元璋是个了不起的大佬,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武艺,在一场场激烈的争斗里杀出重围,最终赢得了天下,创立了大明帝国。
这位了不起的英雄,他的告别仪式定会非常隆重,场面浩大,有着庄严的悼念流程。同时,会有很多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陪他一同踏入那冰冷沉寂的墓地。
朱元璋殉葬制度究竟有多吓人?历史上是怎么记载他葬礼这事儿的?大家想不想知道,朱元璋去世时那殉葬的场面到底有多可怕?咱们来看看历史上是怎么说他的葬礼的。据说,朱元璋的葬礼规格极高,但也伴随着极其残忍的殉葬制度。那时候,不少宫女、妃嫔甚至太监都得跟着一起死,就是为了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侍奉他。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这制度可真够狠的。历史文献里,对这场葬礼的描述也是相当震撼。大批的陪葬人员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有的被迫上吊,有的直接被活埋,手段残忍至极。这哪是葬礼啊,简直就是一场人间悲剧。所以啊,咱们现在提到朱元璋的殉葬过程,都还会觉得心里发毛。这历史上的事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殉葬制度的历史渊源】
殉葬这事儿,历史可悠久了。早在殷商那会儿,人们就开始用人来祭祀天地神灵,算卦问吉凶,还有给王公贵族死后陪着一块儿埋。
那时候,大家都深信不疑,觉得世上所有事儿都是神灵在管,人类根本没法跟天地之神的意愿对着干。为了求神灵保佑,他们就给神灵献上人来讨好神灵。
因为他们深信鬼魂的存在,所以觉得自己死后,灵魂能在阴曹地府继续生活。
他们想在死后还能继续享受生前的待遇,所以会把金银财宝、日常用的器具,还有老婆孩子、仆人什么的,全都一起带进坟墓里头。
殷商那会儿,人少得很,朝廷怕随便杀人让人口掉得太快,就定了规矩,说不同身份地位的人,陪葬的人数得有限制。到了周朝,因为他们自家的老祖宗吃过殉葬的苦头,惨得很,所以朝廷就不让再搞这残忍的事儿了,殉葬就被禁止了。
秦汉那会儿以后,社会上活人陪着下葬的事儿就基本没了。可到了元朝,成吉思汗这人特别凶狠,他居然下令,自己死了以后要杀两万人一起埋,真是吓人。
元朝的制度对后世有所影响,就连精明强干的朱元璋也接受了其中一些较为严苛的观念,他规定自己死后,葬礼上得有活人陪葬。
到了明英宗那会儿,他看那些被选来陪葬的人挺可怜的,心里头实在过意不去,想着怎能为了自个儿死了还让她们陪葬呢。所以,英宗干脆做了个决定,把朝廷那殉葬的老规矩给废掉了。
明朝晚期,陪葬的风气又死灰复燃了。一直等到康熙当上皇帝,他才出手,干脆利落地把这个老规矩给废掉了。
【朱元璋残忍要求殉葬】
朱元璋是个挺有能耐的皇帝,但在殉葬这事儿上,他跟着元人的老路子走了。虽说他没像传言那样杀掉两万人陪葬,但他还是让自个儿最疼的妃子、一起打拼过的朝臣,还有那些没生过孩子的妃嫔,都跟着他一块儿走了。
这个消息传开后,后宫的妃子们和大臣们全都吓得脸没血色了。根据《明史》上的说法,被挑中去陪葬的妃子足足有上百号人。那时候,朱元璋最疼爱的宝庆公主求他,能不能别让张美人去陪葬。
张美人啊,她就是宝庆公主的亲妈。朱元璋虽然宝贝这个公主,但还是硬要把她妈带走。翻翻《明史》,张美人就是在那一年没的,说到底,很有可能是被叫去殉葬了。
除了那些有正式位份的妃嫔,就连朱元璋生前曾宠爱过却未给正式身份的那些宫女,也都被列入了陪葬的名单里头。这些宫女可能只是短暂地受到过朱元璋的宠幸,但他可没打算就这么轻易地放过她们。
要是在殷商那会儿,被挑中去陪葬的奴隶,压根儿别想提啥要求,更别指望能得到啥补偿。
但朱元璋在继续执行这个残酷规矩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作为明智君王的仁慈一面。他下令,凡是为殉葬付出生命的人,他们的家人都会获得一大笔丰厚的奖赏。
而且,那些选择殉葬的人还能被朝廷赐予一个死后追加的尊称,他们的家族也会被赐予像百户、千户这样的爵位,并且可以代代相传,永不失去等级。这些奖赏,对殉葬者的家人来说,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吸引。
尤其是那些家世不怎么样的妃子,跟了朱元璋一辈子,既没被升官,也没生下皇子,这足以表明她们娘家的势力不行。
另外,朱元璋为了让那些陪葬的人走得有尊严,给了她们自己决定怎么死的机会,死法不仅仅限于吊颈、吞毒和被打晕后埋掉这些。
对大臣们来说,朱元璋给了他们两条路走。要么听话跟着殉葬,要么就被招去当兵。能被挑上的,那都是佼佼者,里头有皇亲国戚,有贵族后代,但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家的读书人。
朱元璋不光要人陪葬,还要选好多牲畜一起。这些牲畜得经过严格挑选,得看重它们的岁数、个头、毛色和体态,都得合乎标准,而且数量特别多。
朱元璋搞了个殉葬规矩,让宫里的下人都得照着做,一点都不能马虎。他要求葬礼得办得特别隆重,就连祭品也得精挑细选,不能出一点差错。
葬礼不光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人,它还是一种向神灵祈求庇佑的方式,同时也是统治者展示权威的重要手段。
这种残酷的陪葬规矩,确保了皇帝的地位不动摇,也让社会保持平稳。它硬性规定下来,给人们心里压上了大石头,让人不得不听话顺从。
【恐怖的帝王葬礼】
1398年那会儿,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了,皇宫里头到处都是哀伤的钟声。朱元璋死前有过交代,说要给他办个特别特别大的葬礼。
宫人们给朱元璋洗完澡后,就开始用一种特别的草药和毒药,按步骤给他处理身体。这一套流程走完,再给他穿上厚重的丧服,就能起到一些防腐的效果。
朱元璋去世后,宫人们赶紧把他的遗体放进棺材里。这时,后宫里传来的哭声,成了京城里最让人心里发毛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天,这些挑出来的陪葬人得挑个死法,接着跟先帝的棺材一块埋进皇陵里头。
尽管她们的亲人不断劝慰,但说到底,谁心里乐意为别人去送死啊?一边是皇上给的种种赏赐,另一边却是宫里人和侍卫拿命来逼,这些姑娘就算再胆小惜命,也根本没法逃脱这困境。
接下来,她们除了流眼泪,就是在琢磨怎么结束生命。《明史》里头记了这么一段,说那些殉葬的妃子死前都在哭,可偏偏有个叫华子良的妃子,从头到尾,愣是一声没吭。
她表现得特别沉稳,就像啥也没发生一样。监督的侍卫实在忍不住,就问她为啥这么淡定。她居然说,用自个儿的命给全家换来荣华富贵,有啥好难过的?
她说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打心底里佩服,她说的在理,既能死得有尊严,又能为全家带来好处,这对一个在深宫里满腹牢骚的女人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解脱方式吗?
但后宫并非全是像华子良那样的人,也有些姑娘出身显赫,她们心里还盼着家里人能用银子打点宫里的下人,好把自己从这苦海里捞出去。
但是,朱元璋定下的陪葬规矩,谁敢拿全家的性命去赌,不去遵从呢?结果,那些妃子们眼泪都哭干了,也没能盼来家人的身影。
她们一瞧,眼前只有捧着盘子的太监和提着刀的侍卫。是要白布上吊,还是喝那杯毒酒,或者是被打晕,或者直接被杀,她们能挑的路子就这么几条。
有些妃子挑中了白绸带,在宫女们的帮忙下,她们擦干了脸上的泪水,换上了耀眼的宫装,涂上了胭脂花粉,然后在一群人的围绕下,被带进了一间小屋。
到了那儿,她们吃了一顿特别丰盛的美食,接着就被安排到了小床上。小床的上方挂着一条白布带,她们躺下后,把白布带套在身上。然后,宫女们飞快地把小床给抽走了。
过阵子,她们会开始感到憋气,直到头脑发昏,没了气息。到最后,宫人会把她们的尸体放进棺材里,等着给朱元璋下葬那天。也有人选了喝毒药,一杯毒酒下肚,等死的那个过程肯定既长又煎熬。
这些毒药不会一下子要了她们的命,而是会让她们的内脏受尽煎熬,慢慢折磨她们很长一段时间。
有些妃子不甘心就这么送命,她们开始大声哭闹,在寝宫里四处乱跑,想找机会躲开宫人们的追捕。
但这一切只是徒劳无功的反抗。等到宫女们看到那些大木棍被拿来,她们逃跑的速度就再也比不上那些棍子了。
砰的一声后,她俩被猛烈的撞击弄晕,软绵绵地瘫在了地上。边上的宫女赶紧动手,用粗绳绑住她俩的双手,然后把她们抬进早就备好的棺材里头。
有些妃子或宫女幸运地冲出了寝宫,可外面等着她们的却是一列列明晃晃的刀刃。这些柔弱的女子哪是大内高手的对手,最后都以一种极其悲惨的方式倒在了血泊中。
朱元璋活着时,有几个妃子特别得宠,他特别喜欢她们的容貌长相。为了能让这些妃子死后依然保持美貌,宫里的人会趁她们不注意,把她们弄晕,然后给她们灌入大量的水银,这样就可以让她们的尸体不腐烂了。
不过,要保持这份美貌得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些宫女们在世时,得一直挨着水银那强烈的毒性,直到生命真正走到尽头。
葬礼那天,南京城的十三个大门全开,一百多口棺材从不同城门抬了出来。据说,当朱元璋的灵柩经过某个城门时,那城门自个儿就关上了,周围还响起了朱元璋生前那种有威严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
进了皇陵里面,有些妃子从快断气的状态里回了魂。但她们一看,四周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原来自己被关在了窄巴巴的棺材里头。她们使劲扑腾,到最后还是憋死了。棺材板上,全是她们活着时乱抓乱挠留下的印子。
朱元璋搞的那套殉葬制度,真的是惨到没法说。那些被狠心杀掉的女子,简直就是封建社会压迫女性到了极点的一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