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折腾的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保险的职场了。以前陈总没有这样的想法,看到同事一个个地跳到新公司,升了职,加了薪,心里多少都有一点不舒服。内心蠢蠢欲动的时候,老婆劝他不要动了。“我们又不差那点钱,新公司多累呀。”是呀,那些爱折腾的多半是外地来省城的,总想着树挪死人挪活,跳跳总是好的。那时的机会也多呀,隔三差五就有招聘的需求。陈总夫妻都是省城人,老婆是老师,从小就有了本地人的那种坦然,和一种城里人的优越感。经济上双方父母赞助一点,没感受到什么压力。夫妻俩收入稳定上升后,换了房子,生了孩子,好像也不比别人差,更难得的是风险肯定低呀。不爱折腾。这一耽搁就是十多年,自己也从一个核保人员熬成了分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本来还能进一步的,但是前两个月一路提拔他的老总突然被调到外地了,这事估计也就黄了。最近有几个老同事一起喝了顿酒。大家都在安慰他,如果说你上去了,说不定以后就要调外地去了,去外面能多几个钱呀,小孩子读书又管不到了。大家也都掰着指头说那些跳槽的人。一个车险销售管理部的同事,跳了几个地方都没有安耽。最后任职的那家公司直接车险不做了,他只能转行了,和朋友开起了饭店;有一些业务部门出身的前同事,不断地跳公司,但一个公司只能做一二年,职级好像越跳越低,从中支的负责人到支公司负责人再到团队长,业务和公司政策不匹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再跳好像也没有好的机会了,年纪也快到退休了,现在跳不动了,认命了。反而是那些心态好的,终守得云开见山。有一个机构总,在公司转型的时候动作慢了一点,被当时的总经理指着鼻子骂,里面还夹杂着一些羞辱的词,作为一个女同志,她算是坚强的。后面几年,本地的资源慢慢做起来了,转型也算成功了,那个领导又开始在大会小会夸奖她了,有时说得她都有点害躁。还有一个财务经理,几年时间已经经历了几任总经理、临时负责人了,大家都替他捏把汗。他心态却非常好,认为就是个工作嘛,反正收入又不高,认真点就行了,朝九晚五的,反正家里也不差这点工资的,自己炒炒股收入也不错。有时被领导阴阳一下,他不坑声就好了,懒得和领导一般见识,有时领导为难一下,他甚至抱着同情领导的心态的。毕竟是在国企里面,不是领导想动就可以随便动的。这个财务经理的方法就是敌动我不动,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终,铁打的财务经理,流水的老总。如果心态差一点的,也就走人了,那刚好中了别人的下怀。后来话题又到他这里了。他想想朋友说的是对的,心态好就是优势呀,折腾啥呢?下个月自己分公司下辖有四个机构的车险因为限速要停业(转保)三周或者四周,管他呢!新来的领导对业务的干预比较大,不像之前的老总信任度较多,陈总有时难免会有情绪,现在想想也没有办法,管他呢!……就是这样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他明白了,这个行业拼的是心态,这也是他一惯的优势。他起来敬了一圈,感觉自己有点喝大了,坐下来半躺着,伸了伸腿。不知道谁说的:“你看,躺平还不容易吗?”大家一阵哄笑。他只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抽了一下,一种不可名状的心情涌了上来。然后,他努力地挤了个笑脸,甩给了晦暗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