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广州黄埔至泰广场B4栋公寓的租客们经历了一场“黑暗时刻”。
因二房东广州丰乐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拖欠大房东500万元租金及物业费,大房东直接切断水电系统,导致上百名租客在春日里陷入停水停电的窘境。
这并非个例,3月杭州栖湖公寓、广州雅轩公寓,去年北京城中村驱逐事件……从一线到二线城市,二房东跑路、租客被“断水断电逼迁”的戏码不断上演。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50城住宅平均租金创历史新低,黄埔区租金较峰值下跌超20%,二房东模式在租金下行周期中加速崩塌,租客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
这场由“高杠杆收房—低价揽客—拆东墙补西墙”引发的行业地震,正撕开长租市场的隐秘角落。
01
在至泰广场事件中,租客们的无奈颇具代表性:他们大多与二房东签订了半年至一年的租约,早已预交租金和押金,却突然被大房东要求“重新签约”,否则面临断水断电。
“钱交给二房东了,大房东说没收到,我们夹在中间两头难。”一位租客向言叔坦言。
这种“双重剥削”的困局,本质是二房东利用租赁市场的信息差和资金错配玩起了“资金游戏”——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吸引租客年付或半年付,再将资金用于扩张收房,形成“高杠杆运转”。
一旦租金下跌或空置率上升,资金链断裂便成必然。
类似的剧情在全国不断复制:2025年3月,杭州栖湖公寓二房东跑路前,已拖欠房东3个月租金及物业费,租客们不仅被房东限期搬离,预缴的数万元租金也打了水漂。
2024年6月,上海长宁一套50㎡的房源,二房东因租金倒挂每月亏损千元,最终装修投入8万元打了水漂,租客被迫重新找房。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仅北上广深杭五城,涉及二房东暴雷的租客就超过3万人,涉案金额超2亿元。
二房东的“优惠陷阱”为何总能奏效?
核心在于抓住了租客“贪便宜”的心理。
许多二房东以“押一付一”“首月减免”等噱头吸引年轻人签约,甚至推出“装修升级”“管家服务”等溢价套餐,实则通过拉长付款周期套取现金流。
当市场下行时,这些“溢价”反而成为催命符——租客付了长期租金,二房东却无法按时向大房东交租,最终上演“卷钱跑路”的戏码。
长租市场的垄断性让租客陷入“要么上当、要么露宿”的困境,而大房东与二房东的博弈,最终代价却由租客买单。
02
二房东模式的崩塌,本质是一场“租金下跌+高成本收房”的双重绞杀。
以广州黄埔为例,2023年租金峰值为53.34元/㎡/月,2025年已跌至41元/㎡/月,跌幅达23%。
而二房东收房时往往以市场价7-8折签约,再通过装修、隔断等手段溢价出租,巅峰期利润率可达40%。
但如今租金倒挂严重,一套50㎡的房源,收房成本若为5000元/月,按当前租金仅能租4500元/月,每月净亏500元。
规模越大,亏损越重,不少二房东陷入“收房越多、亏空越大”的死循环。
更致命的是杠杆效应的反噬。
许多二房东将租客预缴的租金和押金用于扩张收房,甚至通过银行贷款放大规模,形成“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循环。
中国长租公寓模式建立在“租金只涨不跌”的预期上,一旦市场转向,高杠杆便成为催命符。以上海某中型二房东为例,其管理200套房源,每月需支付房东100万元,却因空置率达30%、租金下跌15%,每月现金流缺口达40万元,最终只能跑路。
监管缺位与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加剧了行业乱象。
目前,二房东仅需注册为普通企业,无需资金监管或资质审核,收房、出租过程中缺乏透明化管理,租客难以辨别其真实经营状况。
当二房东跑路后,租客往往面临“大房东不承认租约、报警追款无门”的困境,维权成本极高。在言叔看来,长租市场的“囤积居奇”和“价格操纵”,本质是对年轻人的精准收割,而监管部门的“踢皮球”让乱象愈演愈烈。
03
面对持续下行的租房市场,租客该如何自保?
言叔结合市场现状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警惕长期租约与高溢价陷阱。
二房东常用“年付优惠3000元”“精装拎包入住”等话术诱导签约,实则通过长期租约套牢资金。
租客应坚持“短签+季度付”,押金控制在1个月以内,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额租金。
以广州为例,当前市场上正规中介的季度付房源占比已达60%,月付房源也逐渐增多,完全无需为“优惠”冒险。
第二,核实房东身份,拒绝“中间商赚差价”。
尽量通过正规平台与一手房东签约,或要求二房东提供大房东授权证明。若发现房源装修过度、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需警惕“高收低租”陷阱。
数据显示,2025年一线城市个人直租房源占比提升至35%,较去年增加10个百分点,租客可选空间正在扩大。
第三,关注政策红利,善用保障房资源。
“十四五”期间全国筹建的870万套保障房已完成超92%,2025年还将新增100万套。以杭州为例,保租房租金较市场价低20%-30%,且由政府背书,安全性高。租客可通过当地住建部门官网申请,避免陷入商业租赁的风险漩涡。
展望未来,租房市场的洗牌仍将持续。
租金下行周期中,二房东模式的“幸存者”必须回归“低杠杆、精细化”运营,而监管层也需建立资金监管、资质审核等长效机制,避免租客成为行业震荡的“买单者”。
对于年轻人而言,租房不仅是栖身之所,更应是奋斗路上的稳定港湾——唯有打破“暴雷—跑路—维权”的恶性循环,才能让租房市场真正回归“住有所居”的本质。
广州这边好多人都会老家上班了,那么多房子和租房还能涨才怪。工厂规模越来越小,租金贵还不如回家里。本身二手房东模式就不对,一开始就没有人管
政府就不管一下吗。
看见翠翠租房到期,在二房东那里的4千块钱的押金要不回来联系不上,真的坑钱太容易太嚣张了
食利层的都不该有。
炒房客总是喜欢说房价下跌就代表房地产不行了,就影响经济了什么的,简直就是谬论,房价低是投资炒房赚钱不行了,而不是房地产不行了,你贷款买个车跌价了,是不是汽车行业就不行了?房价低反而对房地产是利好,只是对炒房客不利。房价低会有更多人买得起房,房子只会卖的更多,很多人买房后就会装修购置家私家电等,对于房地产产业链反而是大大的利好。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正的利好。现在房价还是非常虚高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销售价应该在3000元左右一平为合理,大城市5000元左右一平,利润已经很大。大家注意,当你去看房的时候中介还会制造这套房有很多人抢的假象,哄骗你快点下定,江湖套路深啊。就像很多一手新楼盘请的很多房托去凑热闹营造火热假象是一个道理。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
物业应该全弄丝绝了就好了
贪便宜图省事的是大房东,搞的二房东犯错,大房东无辜一样,还能正当收回房子?你租给二房东的时候咋没收回去自己出租?法律缺失了吗?搞的受害者成了租客?正确答案不是应该大房东二房东上演通缉起诉追捕悬赏黑道白道的戏码,租客在房子里吃瓜子看戏??突然变成租客马路边维权二房东,大房东房间里看戏了?怪不得买房是万无一失的投资
二房东模式已经死了
完全扯蛋,不管几手房东,只要合约没到期,无权毁约。如毁约就要赔偿!
什么叫“抓住租客贪便宜的心理”?这是什么受害者理论?卖的没问题来怪买的来?大房东自己贪还懒自己找的二房东不应该承担一切责任吗?
这不就前几年的蛋壳?
贪什么便宜,甲醛房自己害自己
这不就是诈骗嘛
[doge]
不租二房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