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你是听众,你想听什么。
文 /《汽车人》吴毓
现在的新车发布,越来越没意思了。
以前看新车发布,总是有惊喜,设计有亮点、配置讲人性,新车亮相也是彩蛋不断;现在看新车发布,却总是有睡意,节奏单调、内容重复……台上声情并茂,台下应者寥寥。

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那一年,中国汽车保有量7619万辆,全国人口13.3亿,平均17.5人有1辆车。那时谈“有车”还是奢侈,发布也不过是功率扭矩加速时间、车长轴距离地间隙……但今天,每4人就有一辆车,每5人中2人有驾照,车已经是耐用消费品。
不仅如此,抖音微博小红书横行,既带来信息平权,更带来对强烈刺激的无穷渴望。大部分人的信息整合与推理能力因此退化,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更不要谈将复杂词汇与相关背景建立联系。
这意味着,以往的洗脑只要说“过年-送礼-脑白金”,就能在额页与颞叶中建立编码。而现在,不仅需要直白解读信息、直联生活场景,更要直给情绪输出,直接激活中脑腹侧被盖。
一边是传播的形式渠道受众与内容都变了,一边是传播的意识与逻辑还走在老路上。这就像谈婚论嫁前的家长见面,如果连口形话风都对不上,再花时间费口水去谈婚房婚戒价值观都毫无意义。不是不能谈,从来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有什么好聊的。
这也是传统车企抱怨传播不能破圈的根源。

现在的新车上市,最常见的是“泛”“空”与“炫”。
典型的是“泛”。
从功率扭矩到CLTC,从芯片内存容量到激光雷达数量,还有那些没人记得住但一个比一个打鸡血的数据……干货不过是说明书的朗诵。
从端到端大模型到中央超算域控制,从AEB、FSD、NOA,到AR-HUD、BEV+Transformer……亮点都是艰涩的概念输出。
似乎没有这个撑场面,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常见的是“空”。
座椅用了新工艺,交互用了新UI,底盘有了新调校……你说哪个不重要?氛围灯色达到4位数,香薰可以与音响联动,智能交互除了广府话,还能听懂客家话与潮汕话……你敢说用户不喜欢?
发布的时间有下限,但发布的内容无上限。面多了加水的结果是关公巡城雨露均沾,看似按场景属性提炼、按功能模块排列,但几乎没有谁真能记住个三四五六。
有毒的是“炫”。
有人爱数字有人爱概念,有人爱宏大叙事有人爱宇宙无敌,从全面智能化愿景到太空探索计划,从超级智能网联战略到能源快速切换战略……花样很多,就是等不到第二只靴子。
有人爱谐音梗,事无巨细合辙押韵;有人爱金句连,羽扇纶巾出口成章……看似社交属性凸显,但酒还是那瓶酒,歌也还是那个调,换了包装并没有让酒香醇歌绕梁,最后胜出的是谁?你猜。

每天高喊着“用户为中心”,问过用户想听什么吗?
每天将用户需求用户驱动挂在嘴边,为什么不讲讲这些数据,与用户的日常生活到底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关系?这些技术又对用户的每日通勤有哪些真真切切的助益?
这不是对产品理解不够深刻,而是埋在心底的浮躁。
这也不是某一个人责任心缺失,而是集体对用户的轻视。
新车发布,请带着你的真诚,带着你的故事来。
登台介绍产品的人,是领导也好,是工程师也罢,对于产品是否熟稔是否喜爱,听者是能感受的。致辞可以提前准备反复打磨,但声音、表情与身体语言作不了假。
我们不抵触提词器,面对百万观众讲述重要产品,绝对不容疏漏。但那些全程参与、全心热爱的人,可以不要那块屏幕。
让视线离开提词器,讲讲自己的心里话。看着观众的眼睛,分享自己对于产品的喜爱与自豪,讲述自己对于产品的体验与信心……
这一点,有工程师背景的几位车企当家人做得很好。从他们的语气节奏、坦诚对话中,能感受到他们的真爱。

试想一下,那些用户准用户甚至路人粉,是为了听到苍白的数据罗列与空泛的概念飞舞,才守在屏幕前吗?
假如要介绍一台平视显示,那些“有故事”的人会怎么说?
提起平视显示,我就想起10年前的今天。那时,我们专项攻关小组刚刚成立,团队摩拳擦掌,平视显示至少要做到50英寸,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的用户必须拥有最好的体验。
5年前,我们感受到供应链的压力。虽然派出多个小组奔赴各地协调,原本合作良好的供应商临时退出,结果就是,关键配件断供了。团队的心气凉了,我也觉得天都要塌了。怎么办?直接买现成的货架产品?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消沉,更不能坐等,我们必须站起来跑起来,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的供应体系!那一段时间,我带头加班,吃住就在公司,三个月后初战告捷,我已经想不起我的车停在哪儿了。
去年,我们小批量成功生产自己的72英寸HUD,4K全彩360度防眩光,从尺寸到清晰度已经是行业领先。但令我们意外的是,用户调研的结果并不好。
但是,你们说的话,我们不仅听见了而且行动了……
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台抬头显示,100英寸、2400流明、10800尼特,还有AR技术加持,它是行业的先锋,更是我们的标配!
以上故事与数据纯属编纂。但无论数据是否编造、情绪是否演绎,一定有人磕到……会不会还有人哭晕在屏幕前,高喊着A总为中国汽车付出太多了!我要买你的车,我们全家都要买你的车!

没想着踩谁,也没想着夸谁,只希望下一场发布能比上一场更好。那些热爱汽车、关心用户的人啊,请带着你的真诚与感悟,开启下一场发布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