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港股汽车板块普遍下挫,新势力跌幅居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文 /《汽车人》张恒
4月16日,港股市场低开低走,全天表现疲软。午后,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恒指跌势加剧。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1.91%,收于21056.98点;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更甚,下跌3.72%,收于4796.28点。其中,汽车板块整体下挫3.97%,主要整车股无一幸免。

市场普遍将此次波动归因于美国总统川普善变的贸易政策动向。4月15日消息,川普团队正推动对关键矿产进口发起调查,并可能施加新一轮关税,同时收紧药品与半导体产品的进口审查。这一系列动作引发资本市场对贸易环境的担忧,加之科技行业增长前景放缓,促使资金大规模调仓避险。

科技板块首当其冲,半导体成为重压之下的“风眼”。汽车与半导体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当前情势下同步受挫也属必然。
数据显示,港股汽车板块中,日成交额超过1亿港元的仅有八只个股,市场交投明显萎缩,呈现缩量下跌态势,且这种趋势已持续三日。
港股汽车板块持续走弱,新势力车企首当其冲。具体来看,零跑汽车下跌6.93%,小鹏汽车下跌6.92%,蔚来下跌5.01%,理想汽车下跌3.93%。其中,零跑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近12%,股价跌破30日均线,技术走势明显转弱。
外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零跑最新发布的B10车型。尽管此前“小定”订单突破10万辆,但转化为“大定”的只有3万左右,明显不及市场预期,引发了投资者对实际销售能力和订单质量的质疑。B10上市带来的热度并未有效转化为信心,反而成了利好兑现后的“真空期”。

小鹏汽车的走势也令人担忧,连续两日下跌,不仅终结了此前的反弹势头,也让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其基本面稳定性。巧合的是,小鹏董事长何小鹏本周二在发布会上大胆预言:“未来10年内,新能源车企最终可能只剩下5到7家。”然而,话音未落,股价连跌两天,市场显然并未领情。

相较之下,蔚来的处境更显被动,当天的大跌让公司股价再度探底。在前期反弹行情中,蔚来未能同步走强,如今市场走弱,它却成了率先破位的个股。目前蔚来的市值仅为550亿港元,已经被零跑反超,处于新势力阵营的“末位”。

不仅是新势力企业,传统主流车企同样面临压力。比亚迪股份当日下跌3.09%,尽管成交额仍居板块首位,达33.7亿港元,但成交量已连续七个交易日下滑,显示出资金在持续撤离。吉利汽车跌幅达5.50%,尽管其刚发布了亮眼的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六倍、销量创历史新高,但股价依然未能获得支撑。这表明一些投资者抛售汽车股的决心,似乎已与基本面脱钩。
此外,长城汽车下跌3.90%,广汽集团下跌2.78%,北京汽车下跌1.62%,华晨中国下跌1.52%。

全球贸易规则正在改变,但最让市场头疼的是川普政府的“变脸”速度。今天说东,明天改西,搞得投资者完全摸不着头脑。前几天大家还在说电子产品可能免税,转眼间又要和半导体一起加税。这么变来变去,让资本市场如同“无头苍蝇”般陷入混乱。
这种情况下,资金最先逃离的就是科技成长股。新势力这种“科技+成长”双重属性的板块,自然跌得最惨。当前市场情绪之下,很多投资者已不再关注企业基本面,而是选择先卖了再说,生怕跑慢了被套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