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地处甘肃,作为一所集“985、211”双一流高校为一体的重点大学,其知名度人尽皆知。要知道我国985高校仅有39所,而兰州大学又是甘肃唯一一所985高校,那地位以及带来的影响必定是举足轻重。
“工作的尽头就是编制”这句话人们早就达成了共识,能够在兰州大学这样的重点高校里面任教,不知道是多少高才生的梦想。
然而,一位已在兰州大学工作29年之久的副教授却选择轻生,永远离开了学校和同学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兰州大学52岁副教授的离去,疑点有三,出方舱三天后轻生发生了什么?
网传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52岁的副教授段晓红从方舱出来三天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曾被段老师教授过的学生和工作中的同事听闻后无一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她为什么会这么做?
成为了最值得探究的问题,仔细梳理网上的种种猜测,其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方舱里的经历应该是重点。
段晓红教授作为985高校的老师,她的离去的确是让人不敢相信,疑点有三:
①经济压力尚不足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知道段晓红教授在兰州大学工作已经29年了,编制内的工作不能让人大富大贵,但至少也能保障衣食住行。
再加上有副教授头衔,段老师每个月的收入至少也会在一万元朝上。
更何况人家很快就要退休了,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理当凡事都看得开,看得淡。
因此,最容易让人心生压力的经济问题基本不可能左右段老师是否离去。
②难道是性格问题?
性格与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人有关,在大学教书的老师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和朝气蓬勃、一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接触,校园里面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工作的环境除去与同事以及学校领导接触外,其他都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段老师的学生反映说:“老师是个慢性子,性格乐观,精神层面丰富,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从这一点来看,学生所说的情况就说明了段老师是一个遇事看得开的人,内心有自己的理想世界。
像这样的人精神和物质层面都非常富足,压根就不会做出轻生行为。
③重点就是在方舱里的经历
段老师的邻居说:“她出方舱后,精神就有些不正常……”
这一项从事发之后就成为了网友们探寻的重点,都迫切希望有人能够还原段晓红老师在方舱里的经历。
有人说:“是信仰崩塌了”,起初有一种说法是说“段老师从方舱出来之后精神紊乱”从而做出了傻事。
这一点我们都无从得知,兰州大学冷漠的回应更是让人想一探究竟,想知道这位为教育事业奋斗29年之久的教授,她是否经历了不公、为她追寻正义。
当然,这只有和段老师一起在方舱里面同行隔离的人员知道。
能够在大学扎根29年,和学生们和睦相处,这样的老师师德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老师教学的好坏,能够给出最直观的答案就是来自学生们的评价。其他一些书面上的介绍和种种情况,都不如学生们给出的评价。
当下阶段,由于疫情反复无常导致我们的高校和中小学正常教学进度被迫按下了停止键,学生由线下学习又转移到了线上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真的挺难,并不是说学习难而是这种随时都有可能颠倒的教学模式造成了精神压力。
疫情期间,给学生们上网课的老师和听老师上网课的学生们都需要注重心理健康。做家长的在这段时间更应该投入精力去关心孩子,及时排忧解难很有必要。
只希望段老师的悲剧不要再上演,同时,兰州大学给出说法,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