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我们的地球诞生于太阳系初期,太阳系诞生于银河系旋臂中的一片巨型分子云,主要由氢分子、氦以及少量重元素组成,这些物质是超新星爆炸或恒星演化过程中抛射到星际空间的宇宙灰烬,富含形成行星所需要的元素种子,分子云并非均匀分布,局部密度波动导致某些区域开始坍缩,当云团核心密度超过临界值,引力主导了热运动,坍缩过程不可逆,原始太阳星云盘在坍缩过程中,角动量守恒使云团旋转加快,形成了扁平的盘状结构。
盘中心的物质持续向核心聚集,边缘的物质因离心力维持盘状形态,盘内温度从中心向外递减,当核心质量达到大约0.08太阳质量,氢原子核在高温高压下克服库伦斥力,通过质子-质子链反应或碳氮循环开始聚变,释放出的能量阻止进一步坍缩,形成稳定的原恒星太阳,这个时候的太阳亮度只有百分之01,之后会慢慢增加,太阳形成以后原行星盘内的高温使得挥发性物质开始蒸发,残留的硅酸盐、金属尘埃颗粒通过静电吸附、低速碰撞形成毫米级的尘埃,再聚合成米级星子,星子通过引力捕获更多的物质,最终形成了行星胚胎。
在放射性衰变和引力势能的释放下,地球内部升温并发生物质分异,高密度铁镍沉降形成地核,中密度硅酸盐构成地幔,低密度硅铝质岩石上浮形成地壳。约45亿年前,月球形成(可能由彗星撞击地球产生的碎片聚合而成),地月系统形成。在地球诞生初期,太阳系还处于混乱的阶段,经常会出现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的场景,小行星与彗星持续撞击地球,带来水分与有机分子,形成原始海洋与大气层(以CO₂为主,缺氧)。极端高温与火山活动塑造了早期地貌。最古老的生命证据出现在海底热泉附近,原始单细胞生物利用化学能生存,大约在35亿年前的时候,蓝藻出现,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逐步改变大气成分。
这时候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雏形开始出现,比如说水母、蠕虫等,大约在24亿年前,蓝菌引发地球的氧气浓度上升,导致依赖厌氧环境的生物灭绝,推动了真核生物的演化,大约在7亿年前,地球引来了冰川时期,为寒武纪大爆发埋下伏笔,大约在5.4亿年前,在短短数百万年的时间内,大量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三叶虫、奇虾、腕足动物、珊瑚等形态各异的生物像变魔术般涌现,仿佛海洋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这些生物不仅外形奇特(比如奇虾长着像剪刀一样的巨型前肢),更重要的是,它们奠定了现代生物的基本“蓝图”——所有已知的动物门类几乎都能在寒武纪找到祖先的影子。
寒武纪之后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生物,比如说刺鱼、盾皮鱼等等,它们推动了脊柱动物的进化,二叠纪大灭绝(约2.52亿年前)与白垩纪大灭绝(约6600万年前)堪称生命史的“重启键”。前者由西伯利亚火山爆发导致全球生态崩溃,后者因小行星撞击终结恐龙王朝,却为哺乳动物辐射腾出生态空间。早期的哺乳动物体型比较小,多为夜行性,可能以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在整个中生代,哺乳动物虽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一直都在缓慢的进化和发展,它们的身体结构逐渐适应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群体,比如说胎盘类的祖先。
在新生代,哺乳动物迅速辐射演化,占据了恐龙灭绝后空出的各种生态位。它们的体型逐渐增大,形态和习性也变得多样化。在古近纪,出现了许多现代哺乳动物类群的祖先。例如,奇蹄目和偶蹄目动物开始分化,它们分别适应了不同的食草生活方式;食肉目动物也逐渐演化出了锋利的牙齿和爪子,成为高效的捕食者。灵长目动物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它们具有敏锐的视觉、灵活的四肢和相对较大的大脑,为后来人类的演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新近纪,哺乳动物的演化更加复杂多样。草原面积不断扩大,促使许多食草动物进化出了适合奔跑和咀嚼粗糙植物的身体结构,如马的腿变长,蹄子变得更加坚硬,牙齿也适应了磨碎干草。
同时,一些动物开始适应水生生活,如鲸类和海牛类,它们的身体逐渐变得流线型,四肢演变成鳍状。大约在400万年到100万年前,南方古猿生活在非洲,它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这是人类进化中的关键一步,大约在200万年前,能人开始出现,能人的脑容量有所增加,达到了680立方厘米左右,这使得它们具有更高的智力水平,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它们的生活方式依然依靠采集和狩猎为主,大约在180万年的时候,直立人开始出现,它们能够直立行走且身体更加接近现代人,他们的脑容量进一步增大,约为1000立方厘米左右。
直立人学会了使用火,这不仅能用于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还使食物的加工方式发生了改变,提高了营养吸收效率,对大脑和身体的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约在30万年前出现了早期智人,它们的脑容量已与现代人相近,在1300 - 1500立方厘米之间。他们的工具制作技术更加精细,掌握了钻孔、磨制等技术,还学会了制作骨器。晚期智人大约在5万年前出现,其形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文化和技术有了飞速发展,能够制作精美的艺术品,如洞穴壁画、雕刻等,还发明了弓箭等更先进的狩猎工具,大大提高了狩猎效率。纵观地球生命的发展史,人类的出现仅仅占到了地球生命发展的一小部分时间。
不过人类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人类依靠大脑的聪明,发明了很多先进的工具,并且建造了人类文明,人类从使用石器过渡到青铜(约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文明)、铁器(约公元前1800年黑海沿岸),再到钢的发明(公元前400年印度坩埚炼钢法、19世纪贝塞麦炼钢法),材料强度提升推动了建筑、武器与生产工具的飞跃。电灯(19世纪电弧灯→真空灯泡→爱迪生碳化竹丝)、飞机(莱特兄弟动力飞行)、钢铁工业等技术创新,重塑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会觉得自己非常强大, 人类的科技和创新是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每一次的科技突破都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科技创新不仅仅提供了生产力,还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开阔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认知边界,可能很多人认为,人类非常伟大的,能够在地球上乃至整个宇宙中一直发展下去,我们现在已经站到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甚至能够主导地球上的一切,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人类发展的几百万年的时间内,相比于之前的40多亿年的时间,几乎是瞬间。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地质变迁、气候演化和生物大灭绝事件,比如说恐龙在地球上曾经统治了1.6亿年的时间,而人类文明在如此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只是在地球相对近期的历史中才开始出现和发展,虽然说人类文明在地球上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对地球环境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和地球的整体规模和内部深层结构相比,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依然非常有限,地球的海洋深处、地壳内部以及广阔的大气层高层等,人类的涉足和影响都是有限的。人类文明在地球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而微小的存在,如果说人类消失以后,经过漫长的时间,地球上依然不会留下人类存在过的痕迹。
在人类消失几个月后,电力系统会崩溃,没有人类的维护,发电厂会慢慢停止运转,电力的消失,会导致城市陷入黑暗,夜晚不再有灯光闪烁,交通信号灯熄灭,电梯停止运行,地铁系统被水淹没,这个时候宠物会在城市中到处乱跑,寻找食物。在人类消失几十年后,建筑和基础设施会衰败,没有人类的维护,建筑物会逐渐被自然力量侵蚀,雨水会深入屋顶和墙壁,导致结构损坏,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也会开始损坏,在人类消失几百年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开始慢慢恢复到更加自然的状态,森林会重新覆盖大片土地,草原会恢复生机,野生动物的数量会增加,物种之间的平衡会重新建立,没有人类活动以后,地球的自然调节机制可能会慢慢发挥作用,使得气候环境稳定下来。
在人类消失几千年后,人类的大部分遗迹都会被大自然淹没,高楼大厦会倒塌,变成一堆堆的废墟;道路和桥梁会被植被覆盖,几乎无法辨认;城市将变成一片荒野,只有一些巨大的石头建筑或金属结构可能会留下一些痕迹。关于人类文明的一切,或许都将会成为沉默的历史,不会再有被人了解的一天,人类灭绝之后,地球也逐渐摆脱了人类的活动,变得更加自然,许多原本被人类改造的地方也恢复了原始的面貌,许多原本几乎灭绝的植物也重新出现在地球的表面,生机勃勃。人类消失之后,地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迎来了自然的“重生”,在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之后,地球重新建立起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兴衰也是宇宙的常态,每一个文明都在成长和消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而人类的文明也是如此,每一个人类的后代都在不断探索人类的历史,认识人类的历史。然而,地球也变成了宇宙中的一个奇迹,无数宇宙文明都在探索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探索人类的文明,而地球也成为了研究人类文明的实验材料。地球这颗星球从未为谁停留,从来都是在无数次灾难中走向下一轮的演化,如果说下次生物大灭绝的时候,人类不幸灭绝了,那么在未来的生物演化中,可能就不再需要人类了,地球还有50亿年的寿命,而人类文明不一定能够存在50亿年,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