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巴菲特股东大会,一位学生向查理·芒格提问关于投资的问题。
芒格回答说:
你在做很多决策时,必须要知道一些不同领域的知识,多角度全方面看问题。
如果你手上只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看什么都像钉子。这样,会直接导致投资失败。
所谓的“锤子效应”,即做事只拿锤子,用“敲”这一种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实这个理论不仅用于投资,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
当我们的认知里只存有一种思维方式,那么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只能用同一种方式去解决。
最终的结果,迟早会把自己推进死局。

1
手拿铁锤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大卫·舒尔茨在《大思想的神奇》一书中讲到:
“决定成功的因素中,体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大小。”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一味固守思维的高墙,只能像井底之蛙一样,永远困于方寸之间。
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中,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
一位商人的意外坠楼身亡,引发了众多行业专家的热烈讨论。
金融专家推测,商人可能因负债累累而选择自杀;
投资专家则认为,他在业务扩展上遭遇了重创;
而银行家则猜测,他的公司正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
心理学家则怀疑,商人由于承受了过大的压力而发展成抑郁症。
各方观点令人争论不休。
最终,警方公布了调查结果:商人实则是在醉酒后意外从楼上坠下。
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锤子思维"的典型案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时,大脑往往会提前得出结论。
比如,当领导需要一个营销方案时,你可能只凭借自己在传统线下渠道的成功经验,便否定了正在兴起的电商模式。
而另一组团队却巧妙地利用了线上电商活动,取得了更加卓越的业绩。
这种下意识的应对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多变复杂,并非所有状况都可以用同一种“锤子”来处理。
一旦事情超出既定的范围,人就会很容易无计可施。
只有努力寻找更多的工具,不再倚靠单一的“锤子”,才是应对变化的最佳途径。
养成多元思维模型,才能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好自己的优势。

2
过度依赖经验,就是在画地为牢
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
经验足的人,在职场求职时会更加顺利,在处理难题时会更有对策。
不可否认经验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过于依赖经验,就会陷入裹足不前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威廉·史密斯伯格担任美国桂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在他的一项大胆操作中,运用创意十足的广告策略,他以2.2亿美元的投资成功收购了市值达30亿美元的加得力公司。
这一行动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同时也让他掌控了桂格公司的收购决策权。
凭借这次成功的经验,在考虑是否收购斯奈普公司的问题时,威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进。然而,投资银行的顾问却警告说,这样的决策风险极大,资金流动可能会面临严重的问题。许多分析师也纷纷表示,这笔交易将造成公司巨大的压力。
尽管面临这些反对声音,威廉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坚信自己之前的收购成果。
为了筹集所需的18亿美元资金,他决定剥离桂格公司最成功的宠物食品与豆制品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威廉的决策最终让桂格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由于斯奈普公司在库存管理上的不当,导致高达2000万美元的废弃原料被闲置。
尽管威廉全力以赴帮助经销商改进运营流程和产品质量,但斯奈普公司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扭转。
最终,由于威廉的失误,公司不得不承受巨额的经济损失。
正如诗人阿多尼斯所说:“有时候阻碍我们脚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断被证明有效的东西。”
这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如果一直用过往的经验来走路,那么你将丧失应变能力,永远探索不到新的宇宙。
就像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哥白尼勇于提出“日心说”,来更正人们的宇宙观。
而开普勒并没有像他人一样止步于此,而是打破了哥白尼天文学的边界,在新的基石假设上搭建了正确的系统。
抽离过去的经验,用空杯的心态去学习,是一个人打破认知黑洞的关键。
唯有不断求新求变,才能成为与其俱进、乘风破浪。
3
成年人最大的智慧,就是多维度看待事情
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在某个地方,甲乙两家公司都计划投资建设酒店。
为此,他们分别派遣员工前往当地进行选址调查。
乙公司的调查结果指出:
“该地区偏远,居民稀少。尽管靠近主城区,但由于工业化水平低,人口流动性不强,因此不建议在此兴建酒店。”
反观甲公司的员工,在分析了相同情况后,却另辟蹊径。他们考虑到周边城市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生活节奏快,居民面临很大的压力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而这个地方则宁静雅致,四季如春,风景优美。
如果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民宿,肯定会吸引不少游客。
最终,甲公司决定在此地投资建立山庄式酒店,果然生意兴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古典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说:“限制我们人生发展的不是世界,而是思维里的墙。”
如果总是倾向于用固定的方式去思考,很容易就会走入死胡同。
只有摆脱定势思维,多角度看问题,才能跳出困境,做出最有利的抉择。
著名画家俞中林擅长画牡丹,一次,有人看中了他一幅作品,想要买下来。
但不巧的是,画中有朵牡丹被老鼠咬掉了一个角。买家见状,觉得不太吉利,有“富贵不全”的含义。
俞中林见状,略作思考,便笑着说:
“非也非也,牡丹既然代表富贵,那么这缺的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买家听完,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开开心心地买画回去了。
同样的一幅画,换了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便有了截然相反的含义,让买卖双方都心满意足。
人的一生,最怕活在自己圈定的认知里。
单一的线性思维,让人在遇事时,只看到了一个方面,从而解决问题也只有一种方式。
但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跳出原有视角,用多维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舍掉单一思维,建立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4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结局。”
人生想要少走弯路,就千万不要被专业思维所禁锢,手里只有一把锤子。
努力破除定向思维,事情才能有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