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就国后,在文化上采取因俗简礼的政策,使社会秩序很快得到稳定;在经济上采取工商立国的政策,齐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国;在政治上采取尊贤尚功的政策,使齐国聚集了一大批人才,为齐国的强盛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姜太公根据复杂严峻的立国环境,采用灵活变通的治国方略,“尊贤尚功”,“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实行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方针,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方圆不足百里、贫瘠落后的齐国,变成一个东方大国,为齐国的富强建立了国本。

齐哀公被周王烹杀。其异母弟胡公静立,为避纪国进攻,自营丘迁都薄姑。公元前859年,哀公同母弟山率营丘人袭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又将都城迁回营丘,并进行了扩建,因濒临淄水,故改称临淄。而这个纪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都城在今寿光县境内,西与齐国相邻。《竹书纪年》载:“夷王三年,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公元前690年纪国被齐国吞并。


除了临淄有一些学者认为高青陈庄遗址可能是齐国早期的都城。高青陈庄西周遗址位于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东南,遗址墓葬中出土铭文青铜器7件。遗址中发现一座规模很小的西周城址。有学者认为该城址属西周时期齐国的一处军事要地。高青陈庄西周城址东西、南北各长180米,总面积不足4万陈家庄 西口 平方米。南城墙中部有一城门,城内有道路、房址、窖穴和夯土祭坛。

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纲纪不张。周边少数民族趁机侵犯,平王被迫东迁。葛之战周王战败,王室失威,诸侯国力渐强,郑、齐、晋、秦、楚等代兴。

齐庄公在位 60 年,齐国国势渐强。齐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768年)“齐人灭祝”。祝国是黄帝后裔的封国,是齐国的南邻。齐灭祝之后,继续向南扩张,将南界推进至岱阴,为齐国霸业的前奏。至齐庄公之子齐僖公即位时,齐国已是“南至于泰沂,北至于海”的大国,为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这个祝国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先王后代遗民,把黄帝的后人封干祝,建立祝国。故城在今长清东北。公元前 768 年,祝国亡于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