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才发现,有房有钱有儿女,还是过不好余生

布衣粗食 2025-04-22 14:12:21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养儿能防老,多子就多福。

现在的人,有这样的思维:人老了,最硬的底牌,就是钱和房子。

如果儿女都有,房子金钱都有,那就是人生的赢家了。

是的,一个没有经历老年的人,什么话都可以放心大胆地说,底气十足。

只有进入晚年,体验了生命的无奈,就知道什么是血雨腥风。

01

人到晚年,健康总有一天要弄丢。

我的姑父,有三兄弟,一儿一女。祖上有一栋泥巴房,几亩薄地,二十多亩山地。

姑父还当了十几年村干部,也被人尊重。

姑父六十岁的时候,从村里卸任,按照地方政策,每个月可以领四五百补贴,加上农村养老金一百多,还自己种地,这日子也过得不错。

那时候,姑母才五十多,非常能干。山上采摘野果、粽叶、茶叶,一年也能赚万把块。

女儿在市里开旅行社,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姑父姑母去旅游。香港澳门、西北的沙漠,都去过了。

好日子过了七年的样子,就结束了。

姑父中风一次,落下了很多的后遗症:腿脚不利索,走路要拐杖;说话不利索,一开口就脸部抽动。

他还担心哪一天,自己夜里忽然发病,就睡过去了。因此,他隔三差五就说自己的“遗言”。

放下拐杖,姑父就坐上了轮椅。每天出门,要姑母推着。

在村里,姑父遇到熟人,就非常难为情。大家的关心,让姑父觉得是“耻笑”。很强的病耻感,挫伤了姑父的自尊心。

有一次,姑母去赶集,姑父独自在家,非常口渴。姑父摇着轮椅,到餐桌前,发现自己居然提不起热水瓶了。折腾一阵子,只是喝了小杯子里的冷水。这让姑父很沮丧。

屋漏偏逢连夜雨。姑母去干农活的时候,摔了一跤,骨折了。在医院躺了两个月,姑母也只能靠拐杖出门。

夕阳下,一个拄拐的女人,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个男人,这应该是一道很扎心的风景。

爱默生说过:“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

人老了,还健健康康地活着,有钱有房子,儿女也隔三差五来聚一聚,这日子确实温馨。可是健康不会常在,总是要弄丢了。

身体不健康了,人的精神开始萎靡。虽然生命没有到尽头,但人总是觉得自己快到尽头了,根本就没有奔头。

分明什么都不缺,就是提不起神。

慢慢明白,没有了健康,钱财不是你的;风景不是你的,地位不是你的。

如果有老伴在一旁照顾,鼓励,精神慢慢会好一些。但是老伴也会弄丢健康,甚至比你更加糟糕。

老两口,不能互相扶持,还变成了彼此的累赘,大家庭的累赘。

02

人到晚年,亲情比想象中的更加残忍。

老人不健康了,钱财也管不住了,那么靠血脉之情,总是可以的吧?

带着问题往下看,我们也会很心酸。

我的姑父、姑母无法互相照顾的时候,他们的儿女坐在一起,商议如何赡养的问题。

儿子在外地打工,也在外地买房定居,儿子还有两个儿子,这负担是够大的。要拿一大笔钱,供养老人,不可能。

女儿在本市,经济条件也不错,但她认定自己是外嫁女,不可能把老人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商议了很久,他们决定在市里租一间小屋。租金是儿子给,日常开销,儿子一个月给五百,女儿给三百,不过女儿要承担起日常看病、买菜之类的杂活。

姑父姑母住进了出租屋,女儿隔三差五来看看,表面上是不错,但是新的烦恼来了。

在农村待了一辈子的姑父姑母,受不了城里的嘈杂,更重要的是夏天“太热”了。

姑父想在家装一个空调,女儿不同意。儿子同意,但是儿子在外地,一直没有具体行动。

姑父姑母身体每况愈下,需要请保姆照顾了。

算了算,若是请保姆,一个月开销,起码多四五千。这钱,谁给呢?

女儿开始清算姑父姑母的存款,看看能否把存款用来请保姆。忽然发现,大部分的存款,被儿子拿走了。女儿就愤怒了,关于赡养的事情,越发不上心,甚至一个星期也不见人影。

本着节约费用的想法,姑父姑母被送到养老院。住了两个月,姑父死活不愿意再去了,又回到了出租屋。

姑父也尝试过联系自己的两个弟弟。从经济条件来说,两个弟弟都还好,曾经创业开公司,存款上百万,也有退休金。

可是弟弟们不怎么搭理。可以看出来,弟弟们担心,这钱掏出去了,大概率是收不回。利益之下,亲情算什么呢?

我去过姑父姑母的出租屋:大概四十多平米,在一楼。春天非常潮湿,地板永远有一层水;夏天闷热,透不过气。

姑母拄拐,慢慢挪动到灶台,做简单的饭菜。姑父多数时间,在床上躺着,被褥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每个星期,女儿来打扫卫生,也是心不甘情不愿,说话很难听。

哎,真不知道,姑父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儿女也好,兄弟姐妹也好,感情和金钱混杂在一起,往往金钱会排第一位。

享受天伦之乐也会成一种奢望。自己的亲人,到底是要慢慢走散的,谁都顾着自己。

03

当然,老人要过好余生,还是要靠“情和钱”,以及好心态,并且多方面综合,不能单靠一方面。

但是我们要明白,“钱和情”都要从中年开始准备,并且要掌握准备的方法。

第一,对于儿女,应该一碗水端平,别总是偏心。让儿女都得到对应的好处,坚持公正公开,那就少了内耗,感情才靠得住。对于兄弟姐妹,就别去指望了,父母过世后,就是一门普通的亲戚。

第二,对于钱财,应该考虑长久,并且尽量能拿到退休金,还加一笔存款。对于房子,别太执念故乡,要看儿女在什么地方定居,随遇而安。

第三,调整心态,接纳生老病死,不给子孙增加负能量。向死而生,乐观一天,幸福一天。

晚年的苦是不能回避的,只是你安排好了,稍微体面一些。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26

布衣粗食

简介: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