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焰山、喀纳斯、天山天池、交河故城、那拉提草原、吐鲁番葡萄沟、巩乃斯草原……
如今的新疆,早已是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了!先乘坐飞机或高铁,抵达乌鲁木齐后,再租一辆车,就可以来一趟痛痛快快的新疆之旅!
不过,早在80年代,则完全是另一副情形。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还没有旅游的条件,而且要去一趟新疆,交通也不像如今那么便利。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早在80年代,有一位名叫麦瑞·马特朗的法国男子,慕名来到中国大西北的新疆。
由于这名法国游客的本职,是一位摄影师,所以他抓住旅游的时机,悄悄拍下一批罕见的彩色照片。

80年代的新疆,一位老人正在卖哈密瓜,在他隔壁还有卖西瓜的。

照片中的这座房子,造型有点奇特,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其实并非住宅,而是晒葡萄干的房子。

80年代,新疆还没有高铁站,机场也非常少,大多数人去外地,还是乘坐长途客车。

这户人家,一共有4个孩子,他们看上去十分可爱。坐椅后面的,可能是孩子的奶奶或外婆。

在街头的市场上,蹲着两位铁匠,他们正在售卖自己打造的铁制工具。

一位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他是卖西瓜的小贩,应该是一位汉族人。

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正在她家的驴车上,后面是她的两个弟弟。

80年代,即使是北上广深,也看不到私家车。而在新疆,条件好的家庭,是乘坐驴车出行的。

那个年代,还在使用杆秤。照片左边的小女孩,抱着一团羊毛,一位汉族大爷正在称重。

80年代,在一个露天集市里,三位小贩望着刚刚进货的蔬菜。

在路边的一个简易帐篷里,一位小贩正在卖羊肉。路边,都是一排排的白杨树。

80年代,一家路边的饭馆,看上去还比较简陋,但饭菜的口味却十分正宗。

一名中年男子,正在使用模具制作磁砖,泥坯制作完成后,还要烧制才能完成。

新疆有很多大沙漠,所以随处都可以看到骆驼,这种大型动物的运货能力,比牛和马还要厉害。

这便是传说中的“坎儿井”了!因为新疆干旱少雨,所以要把冰川融化的水,引入人们生活的地区。
以上,就是法国游客麦瑞·马特朗镜头里,80年代的新疆社会风貌,距今已经四十年过去了!那个时候的新疆,真的给人一种民风淳朴、风景如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