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8年5月初5,曾经的楚国大夫屈原听闻秦将白起攻陷楚都,怀抱青石自沉于汨罗江中。当地百姓知道之后,纷纷架船在附近江面上来往穿梭,希望能打捞上屈原的尸体,但未能成功。于是百姓们纷纷用竹筒装上大米抛洒在江中,希望鱼虾吃米而不要啃坏屈原的尸体。周围百姓为了纪念他,渐渐就产生了5月初5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老百姓希望通过这些告诉忧国忧民的屈原大夫,他们现在过的好,吃得饱,让他放心!

古时候人们相信,那些于国有功、于民有利,被老百姓爱戴信奉的人,死后会化为神祇。因此人们在纪念屈原的时候,也纷纷带上自己的期望:希望风调雨顺,家人健康平安。所以人们在端午节这天会在相互问候:端午安康。历朝历代以来,人民的最大愿望不过就是吃饱穿暖,传宗接代,健健康康。安,就是希望平安。旧时战乱频发,百姓就算不经历战事,也要年年服徭役,修河堤、筑城墙,能够活着回家是极幸运的事;除了战争和徭役,身体出现病痛也是对一个家庭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中医药虽然博大精深,但很多的病症找不到那么对症的草药,或者药效好的价格高昂,买不起药来治疗。就比如高发的阑尾炎和感冒,古代叫肠痈和伤风。得了肠痈几乎必死,患了伤风不死也脱层皮。于是老百姓们除了平安最大的愿望就是健康。古代女子为何13,4岁就出嫁成婚?就是因为战乱和疾病导致人们的寿命极低,很多王朝平均寿命只有35岁。所以他们只好早早的结婚生子,这样才能有机会把儿女抚养成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经过70多年的发展,人民不但吃饱穿暖,还能在端午节假期里香车宝马、华衣轻裘,四处游玩。不要认为生在21世纪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能看到邻国的印度,每年都还要饿死3,400万人!我们能看到加沙的战火绝望的父母抱着儿童尸体痛苦的画面!不是世界变得安全、富足了,是我们国家让她的人民过上了安宁、富足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我们其实也还没过上多少年,但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似乎认为天生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甚至有时候还对国家各种的不满意!不说跟古代的什么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比,你就看现在那些所谓发达国家来华旅游的人,他们那种震惊和享受的表情,就知道我们是生活在最好的时代!

“端午安康”,在我们手里变成了现实。人均寿命接近80岁!屈原大夫在今天看到如今的中华大地,一定含笑欣慰、神力大增,护佑我族百姓永世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