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朝秦始皇嬴政兼并六国,完成一统大业,开创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将天下分为郡、县,废除分封制,天下没有诸侯,权力大过之前任何一个王朝。“郡县制”的诞生,导致天下没有诸侯,六国百姓不满为秦人,是秦朝灭亡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汉承秦制”秦朝大部分治理天下的制度都传到了汉朝,其中也包括“郡县制”,可为什么汉朝却没有引起农民起义?
秦朝的灭亡,并不只是“郡县制”的原因,还有种种因素。秦始皇修长城,修宫殿,修皇陵,颁布“书同文,车同轨,形同伦”政策,实施严苛的秦法,都是秦朝灭亡的因素。
修长城、宫殿、皇陵一类的大工程,大量征发百姓,使六国遗民苦不聊生,整日劳作,诞生出了“孟姜女哭倒长城”这样的故事。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形同伦”政策,在现在看来是有助于国家一统的政策,可是在当时六国遗民看来,秦始皇是在加大力度的干扰他(她)们的文化习俗,强迫他(她)们放弃自己的文字,自己的度衡量等一系列生活习惯。

秦法更不用说了,六国百姓对秦法嗤之以鼻。秦国兼并六国的时候,每灭一个城邑,其中都会有大批百姓跑到他国生存。深受秦国百姓喜爱的秦法,在六国百姓看来就是将人当成狗的法令。秦国兼并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秦法,给当时六国的百姓生活上造成很大的困扰。秦朝的灭亡大致就是因为这几样因素。
众所周知“汉承秦制”,汉朝传承了秦朝的制度,也包括郡县制,但是却不完全吸收“郡县制”。汉朝减轻了对犯法百姓的处罚,对于秦朝的一些残暴法令进行整改、丢弃。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所修筑的长陵,建筑材料基本都是来自被项羽烧毁的咸阳宫,如果不是萧何一直在那里劝,刘邦都不一定会为自己修筑适合皇家规格的陵墓。

刘邦是秦朝底层官员出身,对于秦朝灭亡的因素,有着自己的看法,深知秦朝为什么会快速灭亡,这也是刘邦为什么一直不愿意为自己修筑陵墓的原因。从刘邦夺得天下后的一些动作来看,他也不想分封诸侯,可是当时诸侯的威望太高,如果不分封诸侯,在全国范围内学习秦朝实施“郡县制”,会让六国遗民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生活,回想起生活在秦朝统治下的日子。如果实施“郡县制”的话,那么之前勒索刘邦封为“齐王”的韩信肯定是第一个不服。刘邦当初打天下能够打败项羽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跟随自己的诸侯。
如果这些诸侯不服自己,联合起来反自己,到时候刚立国的汉朝未必能够抵挡得住开国大将的群殴。在不想实施“郡县制”,又想实施“郡县制”的情况下,刘邦想出了一种新制度“郡国制”。版图大约二分之一的土地由刘邦直辖管理,其他大约二分之一的土地由分封的诸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