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电商平台将取消"仅退款",平台合规治理与消费者权益如何平衡

中国网文化 2025-04-23 15:45:23

近日,随着多家电商平台宣布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服务,一项曾深刻影响电商消费生态的制度正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一种无需退货即退款的快捷处理机制,“仅退款”一度被视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利器,也因其便捷高效的售后体验,广受消费者欢迎。然而,这项原本立意良善的服务,随着滥用行为日渐增多,也被贴上了“灰色维权”的标签。

据报道,“仅退款”服务最早由拼多多于2021年率先推出,随后多个平台纷纷跟进,逐渐演化为行业内的一种售后处理常态。其初衷是为了在商品质量存在明显问题、消费者遭遇欺诈等情形下,为消费者提供“无门槛”的快速补偿机制。一方面有效缓解消费者维权难,提升购物体验;另一方面也对部分售卖不良商品的商家形成震慑。

但伴随制度普及而来的,是“薅羊毛”现象泛滥。一些用户通过“仅退款”漏洞进行恶意申请、虚假维权、甚至职业化索赔,一时间“退货不退货款”成为灰产新玩法,令众多商家叫苦不迭。一方面平台需要维护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面临商家对制度公平性的持续反弹。

对此,多个平台开始调整策略,严打滥用“仅退款”机制的恶意行为。部分平台明确提出将对“恶意退款”“虚假维权”实施重点监测,并引入信用惩戒机制,提升处理透明度与合规性。同时,优化正常退款路径,明确商品需退货场景,力图在保障消费者合理权益的同时,维护交易秩序与商家信心。

监管层的表态亦值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相关主管部门公开回应“仅退款”乱象,称将推动平台依据合理适用范围调整规则,“强化边界意识、引导平台责任归位”。这意味着“仅退款”不再是无门槛、无节制的补偿通道,而是将回归理性、回归服务初衷的阶段性治理成果。

从消费者角度看,此次变动意味着未来在遇到售后问题时,可能需要提供更多证据,或重新适应“退货换退款”的传统流程。但同时也有观点指出,这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于商品选择的谨慎度,防止过度“冲动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仅退款”的调整并非对消费者权益的削减,而是一场对制度公平性的重构。如何在保障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建立更有效的信用机制、纠纷处理标准与投诉反馈通道,是电商平台下一步治理改革的重点。

这场由“仅退款”引发的行业震荡,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电商生态从流量优先、极致体验向规范治理、理性消费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行业合规和消费信任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