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武王墩墓”领衔入选

中国网文化 2025-04-24 10:48:19

4月2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经过专家组严格评审与公示,十项入选项目正式揭晓,涵盖史前遗址、都邑遗存、帝陵王墓、宗教建筑、边疆文化交融等多种类型,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时期,地理分布从中原腹地辐射至西部边疆,充分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断的演进格局。

入选项目包括:

四川资阳蒋溪河遗址群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

西藏康马玛多不错遗址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其中,安徽“武王墩一号墓”最受瞩目。该墓是战国中期重要高等级墓葬之一,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漆器、车马器、兵器等器物,反映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深度融合。考古专家认为,武王墩墓的发掘,不仅为战国时期楚国王权结构和丧葬制度研究提供了实物支撑,也对战国南北政治格局演变及楚文化辐射路径研究意义重大。

西藏康马“玛多不错遗址”则填补了青藏高原南缘史前聚落考古空白,实证该区域至少在4000年前就已有人类在高海拔定居生活,改写了西藏文明起源与演进的时限认知。

与此同时,资阳蒋溪河遗址群与盘龙城遗址、周原遗址等考古重镇的再发现,进一步印证中华早期文明的多中心特征,也表明中华文明的形成并非“一元起源”,而是多区域、多民族、多文化交互融合的长期过程。

此次评选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考古理念的转变:从“文物考古”走向“文明解码”,从“器物发掘”转向“制度认知”。国家文物局表示,十大考古新发现不仅是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全社会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契机。

专家呼吁,公众应珍视这些来之不易的发现,支持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常态化推进,让沉睡的文明“活起来”,让历史更好地照亮未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