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纪元:初级职称二十六年,中级职称元年。
我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我第一眼看到《工人日报》今天发出的《工人日报社评丨整治职称评审不实信息,护航劳动者职业成长》,我竟然在第一时间眼前一亮:我以为这一则文章是要打击众所周知的职称评审过程中,依托于江湖小人口口声声极力推崇的“人情世故”方面的职称弄虚作假,我以为这是教师群体的福音!

可是,等我粗略看了看这篇社评,失望再一次袭上我这个从教二十七年一线教师心头:原来,这篇社评一方面将各大网站上盛行的“代评”、“包过”等等职称评审广告斥责为虚假消息(你们大概不是教师,如果你们是教师,你们将会感慨大数据的威力:它会精准给你推送海量此类广告消息),另一方面,这篇社评还强调了一点——职称评审制度不会如传言之中的“放宽”而“放宽”,会依旧在既往的道路上,继续一路狂奔下去!

对此,心凉的我虽然心凉,但这种心凉并没有超出我的认知:长久以来,我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自媒体大咖不负责任地声称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慢慢会变得人性化,会放松务虚的材料准备等等方面的要求,会照顾朴直善良、被边缘化的一线教师,但我从来都不相信这些自媒体大咖的上述说法——这些说法都是司空见惯的互联网时代追求点击率的骗局,竟然也有人相信!
如果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放宽变成现实,这个消息也需要先期长时间的巨量舆论铺垫,其中还必须要有一些(不是个别)教师个体反抗职称评审制度的触目惊心轰动案例。
并且,即便有这样的消息,这样的消息也不可能被自媒体大咖泄露——天机不可泄露!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是普通人,做了一辈子最底层的牛马,怎么可能突然就能听闻第一手消息了呢?

不过,饶是如此,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不会向好发展,但我依旧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弊大于利!
这是我这个位于教师群体最底层教师的一贯认识!哪怕有朝一日褪去了牛马教师的皮、类似于印度宗教里面地位如同“不可接触者”的教师的皮,我也依旧会秉持这么一个认识!
可是,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弱势群体——那些底层教师的诉求和声音,那么,一定会有三大群体支持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一、那些掌管着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权柄的人,或者那些在教师群体中披着教师的皮,却只是做着一些所谓行政管理工作的人。
这些人支持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原因来自于利益。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巧妙出卖一些信息,完成变现。
比如,一些业务之外的荣誉、业务之内务虚的荣誉和教育教学科研课题,这都可以进行人情方面的运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则是:不服不行。

同时,他们也可以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组建自己的人脉网络。那些对自己“尊敬”和忠心的教师们一旦上位,就可以在工作上成为这些人的心腹,成为这些人在教育生态中的棋子。
二、不要小看依附在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这条利益链上的各路掮客,他们也一定喜欢看到加强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而不是弱化。
依附在教师职称评审职称利益链上的这些人,他们的来路不可小觑,往往都是教育管理者或远或近的亲属、朋友。他们上传下达,利用国人喜闻乐见的饭局,促成想要评审职称的教师和掌控教师职称评审通行证的人的“生意”达成——这个生意不是一个小生意,这个生意可以让这些人锦衣华服、宝马香车。
所以,他们不可能是教师职称制度的反对者。

三、一部分已经拿到高级职称教师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已经拿到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们!
注意这里的“一部分”三个字儿,其实,并不是所有拿到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们都支持当下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至少有三位已经早早拿到了副高级职称,一点都没有在职称所代表的金钱利益收入方面吃亏的教师,他们曾经和我有过比较长篇幅的私信长谈,他们明确表示和我站在一起,完全同意我对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弊大于利、戕害教师个体生活和幸福感的论断,支持废除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不过,必须说明,那些已经拿到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们,鉴于惊人的月薪差距——两倍以上的鸿沟,他们有一个算一个,恐怕都不会支持废除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相反,他们一定会为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鼓与呼!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骂你千遍也不厌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