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真正附属的中小学就四个:北师大附中,北师大第二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师大实验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北海附属中学位于广西北海市海城区。
直言不讳,北附作为一所新兴学校,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家长们的口碑依旧良好。
小升初时,对于那些渴望为孩子寻找优质教育环境的家长来说,选择并不多。
按照北海人的观念,一中、实验学校、北师大附中、国际学校以及外国语学院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然而在这些学校中,只有北附和国际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
由于国际学校是民办性质,学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难以承受,因此真正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北附了。
近年来北附高考成绩显著提升,每年稳步增长。

去年一本率高达52%,本科上线率达到97%,可以说进入北附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大学的门槛。
古往今来,教育始终被当作跨越阶级的通道。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中产阶级大力宣扬其凭借学习所获得的社会地位与财富成就。
占社会主体的无产阶级,却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下陷入疯狂内卷。
那些通过努力学习收获社会财富与地位的人,多数是因为父母经济实力雄厚,能送他们去贵族补习班、贵族学校,考雅思等,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此一来,金字塔顶端大多为原本中产阶级的子女所占据,导致中国阶级流动逐渐固化,真正无产阶级的子女只能愈发拼命地内卷。
好不容易迈进大学的校门,可由于培养出的人才远超实际岗位需求,大学生又只得拼命内卷以提高学历。
于是,当下人人皆在内卷。
成绩,难道真的是高中教育的全部追求吗?
为了未来或许会更好的日子,将16岁、17岁、18岁的青春时光过得黯淡无光,这真的值得吗?
高中三年的教育,难道仅仅是为了换取高考查分时那一个数字吗?

看倦了试卷上的题目,听腻了那些励志的话语。
学了太多的应试技巧,掌握了些许基础知识,却忽略了在青春年少时对生命和世界的思索。
这本应是高中教育的核心所在,却在教育市场化内卷愈发严重的今天被淹没了。
站在踏入社会的临界点上,我们需要思考成为怎样的公民,怎样去成为一个学者。
如何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又或者如何塑造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装满知识的空壳子。
北京师范大学北海附属中学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现有的一线教师中,正高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占比较大,同时还有省、市级骨干教师以及许多硕士研究生和来自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
这些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鼓励他们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举办教学展示课和公开课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在北海,绝对算得上是一所好的高中。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