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长津湖地区,车辚辚,马萧萧,风在吹,雪在飘,弹在飞,人在吼,血在流——这是中朝美韩官兵一场意志与钢铁的较量。整整72年过去,一名志愿军烈士后人历经19载,再现鲜为人知的长津湖战役真相。

1950年2月14日,恰逢中国农历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打糕贴花蒸饽饽,这是山东胶东半岛自古以来的习俗。
这一天的胶东半岛,家家户户都会蒸上几锅桃饽饽、面鱼和圣虫,哪怕是玉米地瓜面的。
桃饽饽寓意着又逃过了一年,面鱼取其“发面发发发,鱼鱼年年有余”之意,而圣虫自古以来就是胶东人的吉祥物。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通常是一早发面,到了过晌开始蒸饽饽、蒸圣虫和炸面鱼,临近天抹黑,家家户户已是香气四溢了。
当天的傍晚,自第2野战军18军转业的孙文祥,冒着纷纷飘落的青雪,乘汽车回到了阔别了十年的家乡——山东莱西县城所在地水集。
1940年清明前,日军占领了莱西水集,上了日寇汉奸抓捕名单的爱国青年学生孙文祥,在抗日地下组织的掩护下,连夜离开家乡流亡大后方继续求学。这一年,他最小的弟弟孙铭祥只有十岁。
孙文祥和同样上了日寇汉奸抓捕名单的同学,顺着大沽河南行到胶济铁路,再经沂蒙山区和苏北到达皖北的阜阳,又穿过中原沿汉江逆流而上到达了陕南的汉阴、汉中求学。
国立22中毕业后不久,第2野战军18军解放了汉中。中午12时解放军入城,下午孙文祥就报名参军。部队一看孙文祥曾是抗战流亡学生,还有当时极少的高中学历,当即任命其当了文化教员。
1950年元旦过后,18军奉命进军西藏,抗战流亡途中得了肺病的孙文祥,因无法适应高原气候,只好申请部队批准转业回家。
走出车站的孙文祥,四下打量着十分熟悉的县城水集,除了新建的长途车站,一切几乎都是原来的样子。
水集地处胶东半岛腹地,青(岛)烟(台)、潍(坊)烟(台)等多条公路在这里交汇,早在清朝时期就成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大集,而最热闹的当数兴隆街,莱西历史上第一座楼房——福顺德楼就在兴隆街的南端。
福顺德楼坐北朝南,二层砖木结构,青瓦覆顶,楼后建有三间正房,东 西各有厢房七间,与楼房相接,构成一座四合院式建筑,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福顺德楼始建于南京国民政府后的1931年,原是生意遍及胶东、东北的福顺德银号的一个分号,抗日战争爆发后改名租赁给了寿康和普爱两家医院,其中设在厢房的寿康医院,是中共地下党姜孟九负责的一个地下联络点。
当年,为了躲避日寇汉奸抓捕,孙文祥跑进了寿康医院的厢房里,才躲过了日寇汉奸的抓捕。
这时的福顺德楼,虽然成了次中共莱西县委和人民政府的办公地,但依旧是莱西唯一的一座楼房。
望着曾救过自己命的福顺德楼,孙文祥不禁想起了冒着危险掩护自己的寿康医院掌柜——中共地下党姜孟九,也想起了流亡途中失散的同学孙玉芝,他是否还活着,又身处何方。

莱西福顺德楼
突然,县城唯一的高音喇叭响了,里面播放着收音机转送的新闻:
北京时间当天下午,中苏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毛主席送给新中国人民第一个春节的最好礼物。
当过部队文化教员的孙文祥,听完这激动人心的广播意识到,有了这个新的中苏条约,再也没有人敢像日本那样侵略中国了,等18军进军到达西藏,再解放了海南岛和台湾,中国人就可以真正过上太平日子了。
孙文祥的父亲兄弟四个,虽然都已结婚但一直没有分家,老少二十八口人挤在三间带厢房的院子里,是上千口人的范家疃村唯一没有分家的家族。
二十八口人的大家庭里,一日三餐是头等大事,何况又腊月二十八,所以孙文祥的母亲史桂花格外操心忙活。
等带着三个妯娌蒸好了饽饽、圣虫,又炸完了面鱼,史桂花这才坐在蒲团上想起了自己的心思——已经离家十年年的大儿子孙文祥,参加八路军五年的小儿子孙铭祥,他们是否还活着,如果还活着又何时回家。
此时的长途车站,人已经寥寥无几,身穿军棉衣的孙文祥格外显眼。突然,一辆马车戛然而止,上面除了赶马车的还坐着孙文祥的二爹孙从山。
孙从山私塾底子了得,自民国政府设立水集镇后,他一直在镇上给人当账房先生,因识文断字又打得一手好算盘,人脉信息颇多。
当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四省沦陷、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日军出兵青岛,以及占领水集的日军杀人、小队长熬村向保长要女人,诸如此类的惊天大事和民间消息,都是由他回村里像说书人一样告诉人们。
孙文祥连夜逃离家乡流亡大后方时,父亲孙从大一摔烟袋锅说:“自管去,念好了书,回来打这些婢养的日本狗子!”
而母亲史桂花却哭着拦住了儿子,说:“大后方是那个地场啊?万一再遇到日本狗子如何是好?还不如待在家里安稳。”
孙文祥没有办法,只好让二爹孙从山出面。孙从山道:“在日本狗子手心里念书,念不出个好来,书念好了也得给日本人做事,咱们都是亡国奴了,不能让文祥再当亡国奴了。”
孙从山这么一说,母亲史桂花总算流着眼泪点头同意。而大儿子一去十年,小儿子也参军五年,都新中国了还是音信皆无,自小年后史桂花就交待孙从山,每天去一趟邮局,看看有没有两个儿子的信。
当时的邮局没有单独的运输,信件包裹均有长途客车来回捎带,所以孙从山每天都要等到天黑才能回家。
这一天傍晚,终于等到了小侄儿孙铭祥的家信,孙从山跑回货栈对着马灯看过信后,这才搭上货栈的马车回家,没想到刚走不多远,便遇见了转业回来的大侄儿孙文祥。
离家十年的大儿子突然出现,小儿子也从部队来了家信,本来就有些拥挤的院子越发热闹起来,喜得合不上嘴的孙从大,当即点上了要到大年午更才放的爆仗。
迎客的饺子送客的面,这也是胶东自古以来的风俗。同样喜得合不上嘴的史桂花,也把回家的儿子孙文祥当成了贵客,于是招呼三个妯娌和面、剁馅,包起了要到大年午更才能吃的饺子。
孙文祥见过了三爹、四爹和几位娘娘,以及十九名堂兄弟姊妹,躲在一边读起了小弟孙铭祥的家信。

孙文祥
1945年秋天,孙铭祥参加许世友领导的八路军后,跟着部队打遍了胶东半岛的日军和汉奸,接着西进打莱芜、攻孟良崮、克周村、下潍县,还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战役,一直打进了上海,现随部队驻扎上海,担任27军80师240团司令部的卫生班班长。
有过军旅经历的孙文祥明白,班长虽说是兵头将尾,但能在团司令部当个班长也不简单,于是连夜书信一封,勉励弟弟好好表现,争取更大的进步。
屋外的雪越下越大。等孙文祥写完家信,热气腾腾的饺子也端到了滚烫的火炕上,从来不喝酒的孙文祥,竟连喝了几盅父亲自酿的地瓜白糟酒。
这个二十八口人的大家庭,虽然只缺了孙铭祥一人,但因为离家十年后归来的孙文祥,却也是大年三十团圆的氛围了。
两天后的2月17日,农历庚寅年春节的傍晚,访问苏联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一行,离开莫斯科乘专列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自1949年12月6日开始,访问苏联长达七十多天的毛泽东,不仅与斯大林谈判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旧条约,签订了象征中苏友好的新条约,拿回了中国在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权益,也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必须尽快恢复新中国的经济。而尽快恢复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裁减经费开支巨大的军队。
这时,新中国敌对势力,主要集中在西藏、海南岛和台湾。
新中国对西藏的策略是和平解放为主、军事打击为辅,而解放海南岛仅第4野战军的15兵团已经足够,台湾虽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但有了苏联答应的强大的空军和海军支援,用全军最强悍的第3野战军9兵团攻击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何况美国已经公开发表了弃台声明。
还在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见风使舵的美国出台了一个《宣传政策文件——台湾》,供政府有关机构掌握涉台问题的宣传口径。
这份文件强调,台湾在历史和地理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纯属中国的责任范围,美国应消除认为中共占领台湾对美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以及美国有责任“拯救”台湾等错误的观点。
这等同于美国放弃弃台湾的声明,也让斯大林明确支持新中国在适当时机解放台湾,并同意拟将给中国的三亿美元贷款,一半用于购买进攻台湾最需要的海军装备。
恰恰这时,国内的总参谋部转来了42军请求去东北垦荒的电报。
为人民流血牺牲打下了江山的军队,不与人民争土地、争口粮,自愿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开荒生产,自足自给的同时还能支援国家经济,这让毛泽东十分高兴,于是欣然批示同意,并说42军在全军带了个好头。
此时,国内的西南战役已经胜利结束,代号唐山部队的解放军42军主力124师,解放了湖北恩施和四川万县、达县、巴中,春节过后又奉命迅速集结川东万县,准备乘民生公司的客轮经宜昌归建。
万县地处长江三峡,万里长江在这里有了一个更具地域特色的名字峡江。
峡江全长一百九十三公里,西起奉节的白帝城,东至宜昌的南津关,但因为水流落差大,来回的客轮只好在万县换乘,这让开县早在1928年设市,并于1935年成立了万县专区。
新中国后的万县专区仍驻万县市,下辖一个县级市八个区域县,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专区。
万县是长江上游的水运商贸中心,再加上一万多人的124师,原本就十分热闹的码头越发热闹起来。
2月19日这天的清早,124师370团冒着晨雾赶到了码头。战斗时的370团2营4连是前卫,此时作为后卫,刚刚登上了民生公司的客轮。

民生公司的客轮
最后一个上船的连长盖成友,突然听到了岸边来自自己家乡莱西的口音:“等一等!”
来人正是27军80师240团团部卫生班班长孙铭祥。
盖成友看过了第3野战军27军开具的证明信后,当即让孙铭祥和同行的两名战士上船。
1949年秋天,27军自上海市区移防杭州湾北侧的金山后,根据上级指示和个人意愿,复员了一批自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兵,参军前读过中学的孙铭祥,奉命带队遣送80师的湖南和四川籍老兵。
孙铭祥写下自参军后的第一封家信后,带领复员的老兵出浙江经江西、湖南,一路辗转到了开县,等送下四川籍的老兵时春节也到了。因为没有客轮,只好在开县专区招待所住了几天,听说有民生公司的客轮往宜昌运部队,于是一早也赶到了码头。
他乡遇故知,这让盖成友和孙铭祥格外高兴。两人坐在舒适的客轮上,看着三峡两岸的风光,说着自己的战斗经历,两天一夜后顺流而下到了湖北的宜昌。正可谓朝辞白帝彩云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宜昌与盖成友分手后,孙铭祥乘客轮继续顺江而下,于正月十五前,返回了部队的金山驻地。(待续)
戈未央,山东青岛莱西人,毕业于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中石化作家协会会员,非虚构代表作《踏不灭的薪火》,由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据此拍摄的纪录片《将军校长——李仙洲》和《山东流亡学生记》,列入大陆对台湾文化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