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个叫江师傅的生意人,家里人口多平时要拉点货,前两年特意买了辆七座依维柯。这车说是客车,可后排座椅能放倒,平时给店里运点小商品,逢年过节还能载着一大家子走亲戚,用着挺方便。去年夏天家里要搬家,江师傅想着省点钱没请搬家公司,自个儿把锅碗瓢盆、四季衣裳收拾了八个大塑料箱,摞在后备厢就上了快速路。
谁成想车刚开出去没几公里,前头突然窜出来两个交警,硬是横穿马路把前面一辆车给截停了。江师傅吓得一脚急刹,后头跟着的电动车差点追尾,惊得他出了一身冷汗。交警过来敲窗户要看证件,绕着车转了两圈,拿手机对着后座拍了半天。原来江师傅把后排座椅放倒,八个储物箱整整齐齐码在车厢里,这可就惹上麻烦了。
交警指着行驶证说:"您这车登记的是非营运小客车,怎么拿来拉货呢?"江师傅连忙解释都是自家旧衣服旧被褥,又不是拉货做生意。可交警不听这套,当场开了二百元罚单。江师傅越想越憋屈——买车时销售明明说这车能载人也能装货,怎么到交警这儿就成违法了?他咬咬牙把交警队告上了法庭。
开庭那天,江师傅搬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说法律允许客车在行李箱装货。他特意量过储物箱尺寸,每个箱子都塞在后备厢里,既没超高也没超重。更让他恼火的是交警查车方式:"他们在快速路上横冲直撞拦车,我车上还坐着老婆孩子呢!《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十一条明明规定不能这么拦车,他们倒好,差点引发交通事故!"
交警队这边也有理有据,拿出车辆登记信息说江师傅的车属于"小型普通客车",设计用途就是载客的。虽然行驶证上没写额定载质量,但八个大箱子把车厢塞得满满当当,明显改变了车辆用途。他们还搬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强调载客汽车不能违规载货,折叠座椅装货存在安全隐患。
两方在法庭上争得面红耳赤。江师傅拍着胸脯保证:"这些箱子用魔术贴固定得牢牢的,开车时根本不会滑动。要照交警这个说法,老百姓买七座车搬个家都不行,那还要这种车干啥?"说着还掏出手机里拍的现场照片,八个塑料箱整整齐齐码在后备厢,离车顶还有半米多空隙。
法官仔细翻着厚厚的案卷,注意到关键细节——江师傅这车虽然能装货,但行驶证上明确写着"非营运"。法律规定载客汽车只能用车外行李架和内置行李箱载货,而江师傅把后排座椅放倒腾出空间,这就超出了"内置行李箱"的范围。更关键的是,车辆类型登记为客车,一旦长期用来拉货就涉嫌改变使用性质,哪怕这次装的是自家物品,也存在安全隐患。
二审维持原判后,江师傅蹲在法院门口抽了半包烟。他想起买车时销售拍着胸脯说"客货两用没问题",现在倒好,拉趟自家旧家具就吃罚单。街坊邻居听说这事议论纷纷,开五金店的老王头直叹气:"我那五菱宏光平时拉两箱螺丝钉都不敢走大路了。"倒是小区里当律师的小张说了句公道话:"这事儿关键看车辆登记性质,您要是当初直接办成货运手续,哪来这些麻烦?"
这事过去小半年,江师傅现在学聪明了。要搬家就租个小货车,平时店里进货宁可多跑两趟。有回在汽配城遇见当初卖车的销售员,人家改口说现在新出的客货两用版能办双证,劝他换辆车。江师傅摸着新车真皮座椅直摇头:"可不敢再信这些了,我们小老百姓哪懂这么多门道,还是规规矩矩分开用好。"说着掏出手机给销售看相册里那张二百元罚单照片,屏幕都磨出了毛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