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汇聚众多将领,朱德作为“元帅之首”,走向刘西元,紧握其手,笑道:
你已成为中将,真令人惊讶,小鬼头竟也成长至此!
面对数位元帅、大将、上将,刘西元名气尚不显,但四年前,他已获毛主席专门召见,彼时年仅34岁。
刘西元是何许人也?为何受毛主席、朱总司令赏识?回顾历史,其缘由皆有据可依。
【“他将来能当将军”】
1930年10月初,吉安城爆发激战,战火纷飞。经过战斗,红军最终取得胜利,战争宣告结束。
百姓见红军入城,纪律严明,无犯秋毫,与往昔军队截然不同。众人心中自有衡量,深知其异。
13岁的刘西元毅然加入红军,因年幼,组织安排他进入少年先锋大队,担任小班长。
人们难以预料,这位羸弱少年未来的人生将会绽放出璀璨光芒。
刘西元初握毛瑟枪,费力托举。扳机一扣,后坐力致其坐地。红军干部见状,安排他入特务连学司号,后转至团支部任助理。
演讲比赛中,出身“包身工”的刘西元表现出色,令战友惊叹。刘伯承慧眼识才,安排他任红军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
朱德总司令常去学校选拔干部,闻刘西元表现卓越,即赞扬:“此红小鬼,日后必为将军之才。”
朱德深知优秀干事需经战火锻炼,遂建议刘西元赴红3军团第6师,担任政治部青年干事一职。
参加革命后,刘西元未曾料到,前路竟如此艰辛。
刘西元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随部队踏上长征路,历经艰辛,行走二万五千里。
对刘西元而言,每一步行走都在积累日后施展才华的经验。他深知,当前的每一步都是为未来大展鸿图奠定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时,他领军开创山东抗战新局;抗战后,刘西元迅速扩军至八千余人,并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曾无法举起枪托的少年,现已成长为可独当一面的大人物。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1950年10月19日,38军首批抵达朝鲜满浦后,即获紧急指令,要求迅速前往狗岘岭,执行抢运物资的任务。
政委刘西元短暂考虑后,即刻命令先遣队出动,前卫团随后跟进。途中遇敌机轰炸,战士们顶风冒雪徒步,最终圆满完成抢运任务。
38军入朝首战,全员信心十足。然首次战役中,38军错失战机,致熙川敌军逃脱,因此受到彭德怀严厉批评。
望着电报,军长梁兴初悔恨交加,政委刘西元亦彻夜未眠。38军源自彭德怀平江起义,今犯此错,如刺扎入每位指战员心间。
军党委扩大会上,氛围沉闷,刘政委首先站起担责,并望众人铭记此训,以期日后能洗刷耻辱。
一席话后,众人逐渐重拾信心,明确今后仍有诸多机遇。
会后,干部与战士均制定计划,表明决心,誓要在战场上分出高下,全力备战,迎接下一次决战,誓要翻身。
机会降临,第二次战役开始,梁兴初与刘西元多次请缨,志愿军总部仍给予信任,下达命令:歼灭李承晚伪7师。
刘西元与梁兴初总结经验后,决定采用先攻击远方及侧翼,再逼近及正面的战术,指挥部队展开攻势。
11月26日5时,38军占领德川西面的云松里等地,截断敌伪7师西逃路线。随后,各师分散行动,山谷四周呼喊震天,德川敌军迅速被歼灭。
美军顾问团中,上校、中校各1人,少校5人全部被俘。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即为记录此次战争而作。
战局迅速扭转,志愿军总部即令38军继续穿插,两日后,三所里地区被攻占,此地为敌军南撤关键要道。
美军轰炸机连续轰炸数日,战士们承受巨大压力。尽管如此,英雄们依然坚守阵地,未让防线有失。
"守住"背后,展现的是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
353团3连战士在松骨峰前沿坚守,击退敌18辆坦克、32架飞机及数十门大炮,阵地前遗体数百。指战员杨少成被围时与敌同归于尽,全连最终仅余8人。
敌人逼近防线,却始终无法跨越。这样无法突破防线的场景,频繁出现。
美国陆军官方战史记载,第38军等部队给予美第2师重创,致其在清川江地区遭受歼灭性打击。
第二次战役中,这些是志愿军获胜的重要标志。对38军而言,这是场漂亮的翻身仗。随后,毛主席发来电报,祝贺德川方向的胜利。
彭德怀的电报送达梁兴初、刘西元指挥所,结尾高呼:“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此号令使第38军名扬全国。
当时,几位副司令对使用“万岁”一词持异议,但彭德怀坚持认为这正处于提升士气的关键阶段,应使用该词。
梁兴初与刘西元在阅读电报后,均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1951年3月,刘西元接令返京汇报工作,彼时他尚未知晓即将面见何人。
刘西元抵京当日,毛主席致电总政副主任萧华,问:“闻前线归来一政委刘西元,属大胜之军,欲召其来谈。”
听闻消息,刘西元几乎整夜无法入眠。
【长达4个小时的交谈】
38、39、40、42军均首批入朝作战,其余三军军长谒见毛主席,唯38军军长梁兴初因病住院,故由政委代见。
毛主席约定下午3点会见,刘西元与萧华准时抵达。至毛主席住处,见主席已候于门口,刘西元心中顿感震惊。
车未停稳,政委便急忙下车,随即立正敬礼,说道:“毛主席,您好!”
毛主席微笑上前,握住刘西元的手,端详着这位年轻人,同时关切他瘦弱的身体,说道:“你要多注意身体啊。”
你为何如此消瘦,应考虑请医生来为你诊断一下,查明原因。
刘西元或曾预想多种与毛主席见面的情景,但未料到主席会问此问题。他略显激动,仅答道:“感谢主席关怀。”
进屋后,萧华介绍38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表现,毛主席冷静指出其不足。
不能因为取得胜利就轻视敌人,否则会遭受损失。
谈到装备精良的美军,刘西元表示:美军装备先进,实力强大。
美军最惧怕拼刺刀与手榴弹。二次战役时,我们绕至其后进行围堵,并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毛主席称赞说:“此乃军事家、战略家也!我们应扬长避短,发挥自身长处。”
双方交谈涵盖过往历史,毛主席言辞中不乏幽默,总能为对话增添风趣。
解放战争初期,蒋委员长占南京、北京洋楼,我方则在乡下奋斗。最终,仅四年,我们成功将蒋委员长从洋楼赶走,证明了我方山沟沟里的努力更胜一筹。
会面完毕后,毛主席设宴款待萧华与刘西元。
看到饭菜,毛主席忧虑前线战士生活。刘西元如实汇报,战士们饥饿难耐,且无法洗澡更衣,生活艰苦。
毛主席沉思片刻,言道:
战士们辛劳不堪,国内民众正设法助其克服难关。周总理与朱老总亲自组织群众,为前线战士制作干粮与炒饭。
他关切地询问前线战士是否已收到并食用了这些食物,确保物资能够准确送达。
刘西元被这些话深深触动,泪水不禁涌出,随即向毛主席郑重保证,自己将坚定信心。
我们决心赢得这场反侵略战争,直至杜鲁门总统停止干涉为止。
此次接待持续4小时,为毛主席与刘西元的首次会面。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保持了良好的氛围,整个会面过程顺利且富有成效。
38军一战成名,梁兴初成为新中国知名将领,而刘西元保持冷静,深知毛主席的忧虑,沉心应对。
刘西元不久后重返朝鲜,向将士们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这一传达极大地提振了部队的士气。
1952年5月,朝鲜战争局势明朗后,刘西元回国,任总政部青年部副部长。毛主席赞誉他:“你对共和国青年事业贡献巨大。”
朱德总司令当年的笑语成真,应验无疑。
1955年,38岁的刘西元获授中将军衔,成为共和国史上最年轻的中将之一。
2年后,他带中国青年代表团访日,日方联合会负责人询问东北的“刘东元”。经一番探寻,方知此“刘东元”实为刘西元在东北所用化名。
多年后,提及抗美援朝,38军仍是焦点。彭德怀难掩激动,亲笔写下“38军万岁”。他视38军的战役,重要性堪比红军长征的雪山草地之行。
相较于众多个性鲜明的统帅,拥有卓越指挥能力的政委们至关重要。刘西元的才能,在1950年前的历史中便已显现。
卫立煌,国民党“五虎将”之一,对刘西元赞誉有加。抗战时,他被坂垣征四郎围困,危急时刻迅速向115师发出求援信号。
刘西元仅凭一个连的兵力,多次抵御了800名日寇的数十轮猛攻,为卫立煌的成功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回过神来,卫立煌仍举着望远镜问:“那边有几个团在阻截?”
报告,敌方兵力仅有一个连。
卫立煌此刻微微颤抖,感慨道:这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心中诸多感慨,诸多不易,皆化作了眼前的坚定与执着。
八路军战斗力强,但遗憾的是,这个连队恐怕难以幸免。
另一边,刘西元圆满完成阻击任务,随即率连队巧妙周旋并安全撤离。卫立煌闻讯大惊,即刻派遣人员赠送大批武器装备以示感激。
在朝鲜战场,面对强敌与猛烈火炮,信心依旧坚定。梁兴初与刘西元紧密协作,指挥出色,使得38军声名远播。
刘西元有幸见证了祖国日益强盛的发展历程。
1983年离休后,刘西元助力家乡吉安县建将军园;闻镇上欲建农贸市场,他捐3000元以表支持。虽离领导岗位,他仍心系国家发展。
那枚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的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对他卓越贡献的最高认可。
2003年,刘西元将军于南京去世,终年86岁。彼时,南京城已是一片繁荣,景象焕然。
若我们不承担这场战斗,重任必将落于下一代肩上。
面对挑战,果断出击以一击制敌,可避免后续连绵不断的攻击,确保自身安全。
若无刘西元等优秀指战员的灵活应变与出色指挥,朝鲜战场局势的扭转恐难如此迅速。
他身为“包身工”加入红军,于朝鲜战场赢得“万岁军”美誉,事迹被《祖国杂志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