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何克希被一队鬼子追杀,一教师出手相救,毫厘间避过鬼子搜索

晚上回忆这百年 2025-04-23 15:35:40

何克希

何克希是四川峨眉城关镇人。5岁那年,他失去了母亲。做白蜡生意的父亲,忙着去云南购买生产白蜡的虫子,运到峨眉去繁殖,顾不上照料自己的儿子。

在县城读完小学,父亲把何克希送到成都读中学。几年后又借了一笔钱,作为儿子去北京报考大学的费用。半路上,何克希的钱被人偷掉了,被迫回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进了成都一所军事学校,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何克希到上海,与上海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两年后全面抗战爆发,何克希奉党组织之命,于1938年5月到了江阴西石桥。   

西石桥有一个叫梅光迪的人,江阴沦陷后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地方抗日武装,在四面是日伪军和顽军的严峻形势面前,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常州籍共产党员恽逸群,把梅光迪的处境向上海党组织作了汇报。上海党组织就派何克希前往西石桥,争取梅光迪的武装纳入党的抗日轨道。   

与何克希一起来到西石桥的,还有共产党员吕平、刘史明。三人刚刚安定下来,就成立中共澄锡虞工作委员会,何克希任书记,分管全面工作,吕平负责党的工作,刘史明负责武装斗争。这是江阴土地革命后期党组织与上级联系中断后,第一次出现的党的组织机构。

自此,党组织与党的活动像星星之火一样迅速地燎原江阴全境。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何克希发现争取梅光迪抗日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梅光迪出生于西石桥街上中产阶级家庭,土地革命前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农民暴动,1928年10月被国民党逮捕后叛变革命,曾在无锡、宝应、宿迁、丹阳等地充当特务员,对革命造成过损失。

当何克希合作抗日时,梅光迪就以重新加入共产党为条件。上海党组织对此有指示,何克希无法满足梅光迪的条件,梅光迪就对其活动予以许多限制。

怎样破解难题呢?何克希在请示上海党组织后,一边尽量满足梅光迪在职务上的种种要求,但是在重新入党问题上始终不肯松口;一边动员上海的工人、学生和本地青年农民、职员参加抗日队伍,在西石桥等地开办青训班。不到几个月,青训班就扩大到40多人,直接控制在澄锡虞工作委员会的手里。   

正当何克希艰难地做着梅光迪工作的时候,传来了朱松寿领导的抗日地方武装遭到国民党忠义救国军阴谋吞并的消息。

朱松寿是江阴长寿人,大革命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江阴农民暴动的一员骁将,1928年被中央指定为中共六大代表,1935年8月被捕后脱离党组织,1937年11月在江阴沦陷前夕第一个组织地方抗日武装,1938年4月被忠义救国军收编。

朱松寿名义上是忠救军第五支队司令,实际指挥权却被该部军事专员袁亚承一步步剥夺殆尽。何克希立即派张志强前去朱部做工作,动员朱松寿率部回到党的抗日轨道。但袁亚承抢先发动兵变,拉走了朱松寿部一半以上人枪。

何克希闻讯,连夜赶到朱松寿部驻地九思街,授以“苏浙人民抗日自卫军”番号,委任朱松寿为司令,张志强为政治部主任。这是他在江阴争取改造的第二支抗日武装。   

1938年5月何克希离开上海的时候,党组织还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与新四军取得联系。何克希到了西石桥后,时时关心新四军的消息。

9月中旬,有一支新四军队伍驻到武进县塾村里。塾村里位于西石桥以南10多里,何克希很快知道,这是新四军第二团参谋长王必成所率一个营200余人。该部奉陈毅之命,从茅山出发,途经武进,不日就要进入澄锡虞地区,为江抗东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史称“侦察东进”。

何克希当天率领梅光迪部和青训班前往塾村里。经王必成同意,梅部和青训班跟随新四军二团一起行动。这是何克希到西石桥工作4个多月取得的又一重大收获。

接着,部队穿越锡澄公路,在峭岐镇驻扎下来。

自抗战爆发以来,江阴东乡民众第一次见到新四军。消息为朱松寿所知。他决定与新四军会合。朱部自何克希授予“苏浙人民抗日自卫军”番号以后,多次遭到忠救军袁亚承部的袭击,民抗战士被迫回家分散隐蔽。

朱松寿立即通知民抗战士归队,几天之内共有120余人枪回到朱松寿身边。当这支队伍赶到峭岐时,何克希在江阴争取、改造的三支地方武装,第一次齐集一起。他兴奋地说:“我们今天终于站在新四军的旗帜下并肩战斗,一起抗日。经王参谋长同意,江阴三支队伍,从今天起,就跟随新四军二团一起东进!”三支队伍全体战士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吃过中饭,王必成就下令部队开拔。队伍经过璜塘镇时,突然下起大雨,全体指战员冒雨行军,气势轩昂,受到镇上民众交口称赞。当晚宿营于斗山脚下,第二天到达锡澄交界的寨门小镇,受到当地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侦察东进任务完成后,何克希向王必成建议,把江阴三支地方武装带至茅山。王必成说:“此事事关重大,必须经陈毅同意才可实施。”于是,何克希把三支武装暂时安置在澄西乡间,自己跟随王必成前去茅山向陈毅汇报。陈毅指示他,立即把三支武装带至茅山整训。

10月间,梅光迪、朱松寿以及三支武装跟随何克希到了茅山新四军一支队驻地。在讨论如何整编时,何克希建议用新四军番号。陈毅摇摇头说:“用了新四军番号,国民党就会限制你,钱受限制,武器受限制,活动的地盘更受限制。”

何克希想了想说:“我党过去领导过东北抗日义勇军,我们能不能就称江南抗日义勇军?”陈毅连口称好:“你们就叫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以后发展了,就有江抗四路、江抗五路。”

第二天,陈毅接见何克希、梅光迪、朱松寿、吕平、刘史明、张志强等人,正式宣布成立江抗三路,任命梅光迪为司令,何克希为副司令,实际是政委。原朱松寿部编为江抗三路第一连,原梅光迪部编为第二连,原青训班编为第三连。1939年1月,陈毅任命新四军第一支队参谋长胡发坚兼任江抗三路副司令并主持全面工作。   

江抗三路的成立是江阴乃至东路抗日史上的一件大事。从1938年10月起,直至1941年2月江南抗日救国军改番号为新四军第三支队,江抗番号沿用长达2年5个月。

江抗三路成立后,何克希在陈毅的安排下,加强了对这支新生抗日武装的组织建设和实际锻炼。首先成立党的总支委员会,何克希任书记,三路参谋长徐绪奎及各连指导员任委员,各连都建立党支部。接着开展政治和军事训练。

不久,部队开到武南、锡西地区,接受实际的政治和军事锻炼。在武进王村,袭击日伪军首战告捷,歼灭9名日军。何克希又从江抗三路派出民运工作组,深入动员民众,组织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动员进步青年参加江抗。

正当何克希在武南忙得不可开交时,上海党组织指示他回沪汇报工作。   

何克希回到阔别八九个月的家里,见到妻子吴恩灼。吴恩灼是成都人,父亲在重庆开了一家银行。吴恩灼8岁那年,何克希求学期间得到吴父的帮助,与吴家有了往来,自此认识了吴恩灼,长大以后两人产生了爱情。

1935年,何克希在上海找到了党组织。为掩护他从事地下斗争,党组织批准了他俩的婚事,1937年12月生下大女儿何抗生。这次夫妇久别重逢,吴恩灼提出要去江阴参加抗战工作。何克希说:“等根据地建立起来,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第二天,何克希汇报完工作回到家,就对吴恩灼说:“新四军那边来了电报,要我立即回去!”   

回到武南,何克希才知道,几天前的3月15日,江抗三路副司令胡发坚在武南谈家村对大刀会会众训话时,因场面发生混乱,不幸被乱弹击中牺牲。胡发坚是江抗三路第一个牺牲的高级干部,何克希不胜悲痛。

胡发坚牺牲不久,陈毅下达了新四军第六团东进的命令。为了避免国民党干扰,第六团团长叶飞化名叶琛,六团改番号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

1939年5月1日,叶飞率部从溧阳水西村附近出发,越过宜兴县境,在武南戴溪桥与江抗三路会合,史称江抗东进。当天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梅光迪任总指挥,叶飞、何克希、吴焜任副总指挥,乔信明任参谋长,刘飞任政治部主任。   

随后成立中共东路工作委员会,叶飞为书记,林枫、何克希为副书记。5月5日,1000余名江抗指战员从武南戴溪桥出发,越过京沪铁路,进入江阴境内。5月7日穿过锡澄公路,5月8日到达无锡梅村。   

何克希对朱松寿有着很好的印象。1938年10月,朱部120余人在茅山被整编为江抗三路第一连后,朱松寿没有担任职务,但并没有情绪,带着陈毅交给他继续收集旧部的任务,回到江阴秘密动员旧部人员和抗日青年,等待江抗东进的消息。

1939年5月上旬,当朱松寿得悉江抗到达梅村的时候,立即带领新收集的100余人赶到梅村。叶飞对朱松寿的行动十分满意,安排朱松寿带着队伍跟随江抗一起行动。

何克希说:“朱松寿是江阴农暴时期的老同志,1928年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在朱部被江抗整编和参加东进等活动中,他对党的态度都很真诚。在祝塘反顽战斗中,叶飞征求过他的意见,他骑着马亲自冲锋陷阵。在1939年8月的江抗整编中,江抗总指挥部任命朱松寿为江抗五路司令。”显然,这是叶飞、何克希对朱松寿的信任。

1941年5月,朱松寿在苏州做一支地方游击队的争取工作时,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   

江抗东进前期,先后发生黄土塘战斗、夜袭浒墅关火车站、袭击虹桥飞机场等重大战斗,狠煞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打出了江抗的军威。

何克希在回忆时,谦虚地说自己协助叶飞做了一些工作,很少讲自己在东进中做出的贡献,即使遇险一类事也很少提及。

何克希在东进期间,确实遇到过一次险。1939年6月的一个晚上,他带着一名警卫员,在江阴华士砂山北麓执行任务,突然遇到一队日军。

他看见正北方向有一幢古老的建筑,就借着夜色掩护,向那里快速地奔去。这是普宁庵,前后两进,东西两侧各建有侧厢。何克希急忙上前敲门。大门打开了,里面站着一个教师模样的年轻人。

何克希说:“我俩正被一队鬼子追捕,请你迅速把我俩藏起来!”普宁庵部分房屋已改建为一所小学,面前之人是年轻教师季品章。

季品章虽然不明来人的身份,但强烈的爱国精神不容他多想,立即把警卫员领到庵里摆放牌位的堂厨里,又随手把门关上。接着领了何克希走到自己的卧室,拉开一块地板,地板与地面有一尺半的空间,又有通风的空隙,足可容人藏身。

刚把何克希藏好,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鬼子等不得季品章开门,就踢开大门冲了进来,里里外外搜了一遍,一无所得。何克希和警卫员获救,非常感激季品章,不久江抗总指挥部就在普宁庵建了一个联络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