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天,世界顶级乒乓球球员马龙,与自己的队友兼好友:许昕、刘诗雯、李晓霞一起来到了云南。
他们此行是为了参与,以“西南联大烽火志·奥运冠军拼搏魂”为主题的“国球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马龙被问及自己的成长秘诀时说:要么接受失败 ,要么全力以赴!
马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认为:“作为我来说从小打球一直打球打到现在,确实我对乒乓球的感情,不允许自己拿,像是自己的饭碗去开玩笑!
所以我每次面对训练面对比赛的时候,我都会非常珍惜想着做好。
而且竞技体育当中没有平局,你只能要么接受失败,要么全力以赴努力争取胜利!
所以我觉得自己在面对输赢当中,自己还算是积极那个,愿意为了争取胜利而全力以赴的那个人吧!”

马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而且马龙一开始也不是龙队,他也是从小队员,慢慢成长为龙队的。
马龙在23年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数次重大的挑战与低谷。
而他就是凭借着他的不放弃,每一次都以超越常人的坚韧与智慧,实现自己人生的逆风翻盘!
自从2003进入国家队,马龙头上就有王励勤、马琳、王皓诸座大山。马龙是作为替补队员,在队内给大队员做陪练。
当时马龙出道,是以正手技术过硬进入国家队。
在那个以反手为王的技术时代,马龙在2004年世青赛夺冠后,被教练组指出“台内控球细腻但力量不足”的短板。
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团决赛中,马龙首次以主力身份出战。
但是在决胜盘1-3负于韩国选手李廷佑,导致中国队2-3失利。
赛后马龙在更衣室哭到脱水,被媒体质疑“心理素质不过关”。
回来之后在教练组的帮助下,马龙开始系统性练习反手拧拉技术。
那时候的马龙,每天会加练500个台内拧拉专项球。
直到2007年科威特公开赛中,马龙首次使用反手拧拉技术,击败王励勤夺冠。

在2007年之后,随着王励勤、马琳相继退出国家队主力的位置之后,马龙的春天也并没有如期而至。
因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的另一座大山,再次压制住了他的夺冠之路。
和他同龄的张继科横空出世,以“445天最快大满贯”的速度迅速崛起。
有张继科在国家队的那几年中,两人11次交手马龙仅胜3场。
那时,马龙一直活在张继科的光芒之下!
那时,马龙只能是笑着看队友夺冠庆祝!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24岁的马龙连单打的资格都没有拿到。
那一年,参加单打的球员是张继科和王皓。
那一年,马龙只能担任团体赛第三单打。
那一年,尽管马龙6场比赛全胜,但“千年老二”的标签如影随形。
接下来马龙在2015年苏州世乒赛赛前,因肩伤退赛3个月。
那时,他的世界排名跌至第4位。
那时,刘国梁称那个时期为马龙“最危险的时期”。
但是马龙不认命,他不想放弃!

于是,在2014年起,与自己的主管教练秦志戬一起技改。
于是,马龙研发出“前三板提速+中远台变线”的战术。
就是马龙需要通过增加击球频率,压缩对手反应时间。
于是,在2015年苏州世乒赛决赛中,在与方博的一局中,实现了21次台内控球抢攻。
那一年,马龙赢得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
那一年,马龙击败了年轻的樊振东,获得2015年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冠军。
接下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马龙零封了张继科,获得了他的首枚奥运会男单金牌。
马龙至此实现了他的第一圈大满贯!
那一年,马龙回忆说:如果还不行他想退役了!
马龙坦言:“输给张继科的那8年,让我学会了把失败当作养分。”
在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夺冠后,马龙撑不住了!

由于长期的训练和比赛,马龙的双膝已出现严重磨损。
马龙的核磁共振显示“左膝外侧半月板撕裂,右膝前交叉韧带松弛”。
那一年,马龙的世界排名暴跌至第11位。
那一年,媒体用“廉颇老矣”来描述马龙的状态。
但是马龙还是不认命,他还是不想放弃!
于是在2019年8月,马龙远赴美国进行左膝手术。
术后他卧床3个月,肌肉萎缩导致体重下降8公斤。
那一年,一向完美主义的他,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剃光,表示自己想要“从头再来”!
在康复期间,马龙每天要进行2000次直腿抬高训练。
一向坚忍的马龙,也曾因疼痛难忍多次在康复室落泪。
所幸天不负有心人!马龙通过自己的康复训练,复出后在2020年的世界杯中夺冠。

但是此时已经32岁的马龙,他的体能储备也面临了更大的考验。
当时的小将樊振东横空出世,一出来就是王炸,其世界排名很快就来到了第一。
那一年,为了适应术后的比赛在东京奥运会前,马龙主动要求与樊振东进行20场对抗赛。
那一年,在东京奥运会的决赛前,马龙将里约夺冠时的护腕缝在球衣内侧,用“传承”激励自己。
那一年,面对樊振东的暴力美学,马龙通过“落点控制+节奏变化”以4-2取胜。
那一年,马龙成为奥运乒乓球史上,首位男单卫冕冠军。
那一年,在赛后在采访中,马龙哽咽地说:“33岁的身体,20岁的斗志。”
在巴黎奥运周期,已经36岁的马龙,秉承着“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的精神”,再次入选奥运会男团阵容。
至此,马龙以手握6枚奥运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史上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马龙说:只要心怀热爱,永远是当打之年!

这就不由得让我想起,孔子说过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当有人嘲笑孔子,你明知道做了也没有用,为什么还去做?
倒不如像我一样,趋利避害减少时间成本,该干嘛就干嘛不好吗?
这就好比一栋房子着火了,火势很大!明眼人一看,就是救不了的那一种。
但是就有人拿着水桶去飞蛾扑火,而有的人则是站在一边,唏嘘不已没有举措。
最终救火的人也没把火给扑灭,房子还是烧了。
你觉得这个拎着水桶去救火的人,和袖手旁观的人一样吗?
如果你去救火,也许还有希望能够救过来;
但是如果你没有行动,那么就是真的没救了!
所以面对困难,一直都是我们的态度如何!
我们为什么需要有一个态度呢?
这个态度并不一定说是,能够把这个事情做成。
但是这一个态度,是给自己,这个世界的一个希望!
就像鲍鹏山老师说过的:“因为有了这个态度,这个世界就有了温度,态度没有了,世界温度都没有了。”

当马龙一次次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的时候。
他成为了六边形战士,双圈大满贯,超级全满贯;
奥运“六金王”,25座世界冠军得主;
世界排名第一最多月数和最长连续月数的纪录保持者,更是国际承认的GOAT球员。
所以你看,做与不做的区别有多大?
所以我们的人生,如同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享受一样。
只要我们有行动、有盼望,这个世界就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即使我们努力过没有成功,那也是和没有努力的不成功,两者的质量是不一样的!
因为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新的认知,新的思路,最终也会积淀在结果里!
所以即使努力以后的不成功,它也是有温度的!
就像龙队一样一直没有放弃,所以给了自己人生的生机!
哪怕是死灰,它也会复燃。
所以75年,50岁,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不要放弃!
只要我们还有盼望,我们总有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时候!您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