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活得久、活得好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但癌症作为缩短寿命、耗费钱财的恶疾,数量越来越多,无疑是人们实现目标的“拦路虎”,对于一些重大癌症,如拖出来的肝癌、抽出来的肺癌、吃出来的胃癌,人们通过看表现、查标志物能较快辨别出来,及时治疗。
但有的人,即使警惕性很高,身体检查也勤快,但发现癌症却是中晚期了,重要原因是患了很会“伪装”的癌症,让患者误认为是普通病,治错了,或者没有足够重视,导致癌灶慢慢成为大患。

按理说,由于基因控制正常细胞分裂时出错,产生了异常的细胞,称为“前癌细胞”,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会及时清除它们的,但人体内部的蛋白质“PD—1”,是好坏不分的“傻蛋”,很容易被前癌细胞引诱和策反,还向免疫细胞发出错误信号,免疫细胞误以为前癌细胞是“自己人”,造成前癌细胞大量存活,并慢慢转为癌细胞,长成肿块危害生命。
但人类有越来越多的癌症筛查手段和影像学设备,能识别出一些小结节、息肉、囊肿,在癌灶还未形成大气候前就能清除掉它们,在与人类斗争中,有的癌症进化出“伪装”的本事,哪怕在不断地掠夺身体养分,仍装得像一些普通的病症,让人们误判、误诊,给癌症钻了空子,造成悲剧。
总的看,很善于伪装的癌症,常见的是3种:

一、淋巴癌
淋巴癌就是淋巴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4.5万人,死亡超2万人。
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组成部分,淋巴细胞更是健康卫士,作用重大。但有时在防御和清除病毒细菌过程中,淋巴细胞可能恶变,成为淋巴癌的基础,淋巴细胞出问题后,其分布全身的免疫优势会转变成攻击人体器官的劣势,导致患者多处发病,难以治疗。
为了早期不被发现,淋巴癌会表现出像感冒、发热的症状,人们吃点感冒药又消停一下,很好隐藏了自己的意图。

淋巴癌还会表现出盗汗、消瘦等问题,通常颈部淋巴结在炎症时,按压有疼痛感。如果碰到淋巴结肿大但“不痛不痒”,就要查明原因了。
预防淋巴癌,注意4点:
1、远离污染环境,如新房要及时通风,办公场所除甲醛。
2、注意食品安全,少吃加工肉和含大量防腐剂的食品。
3、不熬夜,不要长期生活在高度紧张和压力之下。
4、有淋巴癌家族史的要积极排查,每年定期体检。
二、宫颈癌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常位居前三甲。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4万,死亡3.5—3.8万,且患病率和死亡率是逐年上升的。

宫颈癌是有预防疫苗的少数几个癌种之一,妇科在防癌宣传时也会重点讲宫颈癌的问题,很多医生也乐观地认为,宫颈癌将是最早能攻克的癌症,但为啥还这么多女人中招呢?
关键在于,宫颈癌太会“装”了。
1、它会装成红肿、或偶尔滴一两滴血,成年男女亲密接触后,就以为是动作过大引起,没有太注意。
2、它会装成白带异常的样子,白带还有一些颜色和味道,误导女人,轻易掩盖了癌灶发展的态势。
3、它会转移矛盾,明明是生殖部位内侧有痛感,却变成腰疼,结果治错了。

预防宫颈癌,注意3点:
1、宫颈癌主要是高危HPV反复感染引起,按阶段接种疫苗是很关键的。
2、接种了疫苗,仍要定期筛查,有出血、白带问题,一定要搞清原因。
3、没有接种疫苗,或错过最佳接种窗口期的,一定要做筛查,不要侥幸。
三、胰腺癌
胰腺在胃的后方,周围环绕胃十二指肠、结肠、肾脏、肝等器官,位置隐蔽,可调节血糖、协助消化,一旦出问题,需要排查很多脏器,非常麻烦。

胰腺癌最容易误诊,60%以上会被认为是胃病、胆囊炎、结肠炎等,而且很难治愈。近四十年来,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变化,不超过5%,又被称为“癌中之王”。
腹腔有这些症状,一定要排除胰腺的问题才放心:
1、胃痛,用药后仍反复出现疼痛、恶心,有时排黑便。
2、腹痛,多见于中部、左上、右上腹,闷痛为主。
3、黄疸,主要是癌灶压迫胆总管引起胆汁淤积。
4、糖尿病,常见于已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糖措施失效,且加重了。

预防胰腺癌,注意4点:
1、高危人群必须定期查CA199肿瘤标志物,含40岁以上、有糖尿病史、长期烟酒史、胰腺癌家族史等人群。
2、患过胰腺炎或有幽门螺杆菌、口腔牙周炎的患者。
3、远离高脂饮食,每周吃深海鱼和坚果,预防胰腺癌。
总之,这3种癌症善于伪装并不可怕,只要掌握了办法,学会判断,总能把它们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