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虽然只有3个常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高危不洁行为传播,普通的接触不会感染,但让患者既烦又怕:烦的是身体尤其是肝脏长期受损,仿佛没什么盼头;怕的是突然让肝脏“硬了”、“癌变了”。
我国国家疾病控制局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乙肝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病例的主要诱因,80%以上的肝癌是乙肝诱发。

乙肝治疗的核心与关键,是发病后,适时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目前我国乙肝经治群体中,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居多,主要是该药投入使用较早,长期用药安全系数有保障,购买相对便利且经济实惠,患者普适程度较高。
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极为关心的问题是药效,也就是对乙肝复制病毒的抑制、肝功和肝组织的恢复,等等。
恩替卡韦属于核苷酸类口服药物,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以理解为与病毒变异“抢时间”、“比速度”,就是药物把病毒在最短时间内降到检测范围以内,要快于病毒繁衍增殖和变异的速度。

这样坚持吃药下来,即使长期用药也不担心耐药,用药就相对安全了。恩替卡韦长期规范用药,可能会有理想的治疗结果,就是E抗原清除或血清成功转换,肝功正常。有研究机构对初治志愿患者跟踪监测,进行为期48周的连续分析,结果如下:
(1)HBeAg阳性时,HBV DNA<400拷贝/ml时约70%,肝功复常约65%,药物有效应答65%,肝组织明显好转占70%。
(2)HBeAg阴性时,HBV DNA<400拷贝/ml时约82%,肝功复常约75%,药物有效应答70%,肝组织明显好转占74%。

初治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较快的3个月,通常6—12个月,就能使乙肝复制病毒降到监测线以下。
临床研究表明,坚持用恩替卡韦,通常是1年以内肝功能可以恢复正常,这里有一些因素要考虑进去,如患者自身磷酸酶催化恩替卡韦药效的程度,有10%左右的患者磷酸酶不足,会出现疗效不佳;如果患者不规范服药、用药,或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肝功复常时间要延长很多,甚至会出现耐药。
同时,一个影响肝功恢复正常的因素,建议要引起患者足够重视。目前生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身体偏胖者逐渐增多,乙肝患者也不例外。

身体是否肥胖,主要用体重指数来评估,如果体重指数>40,接近100%的人患有脂肪肝,即使体重指数>30,75%—80%的人有脂肪肝。脂肪肝的特点是转氨酶水平长期大于40小于100,如果忽视脂肪肝的影响,难以确保恩替卡韦的药效。
所以,初治患者使用恩替卡韦前,应搞好体重指数评估,测量血糖值,及时排除脂肪肝引起的肝功异常。
在使用恩替卡韦时,常见有的患者要求医生开一些降酶药,目的单纯一点的是想让转氨酶降得快一些。有的医生也有意多开一些降酶药,甚至有好几个品种,这个明确地说:没有必要。
当乙肝在免疫清除期时,肝功能异常,有的转氨酶很高,会持续较长时间,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免疫系统觉醒后,主动攻击乙肝病毒,免疫反应导致肝炎发作,肝细胞受损并有纤维化现象,用降酶药将肝功能强行压到正常值,即使短期内实现目的,一旦停用降酶药,转氨酶会很快反弹。

而且,服用降酶药使转氨酶降低,掩盖了病情并未好转的事实,如果患者此时停用恩替卡韦,或是自我要求不严,大吃大喝,烟酒不断,后果是严重的。
总结: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值得肯定,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在预期时间内正常,但偏胖的患者要注意脂肪肝对肝功的影响和对药效的牵制。治疗期间,如果不是非用降酶药不可的情形,不用为好。只要规范治疗,病情终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