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挂了两年的房子终于卖掉了!”
就在上个月,老李那套未来悦164㎡的二手房(含一个车位),以665万总价卖出,折合单价约4万。
总价也没有高的特别夸张,单价甚至还比同小区的小户型低,怎么就卖了足足两年呢。
了解情况的中介告诉我,其实成交缓慢不是价格高低的问题,而是未科大户型需求一直都小。
前几年,不少刚在未科置业的年轻人,往往也就一家两三口,买套89㎡三房小户型足矣。
但现在,只买刚需小户型自住的未科年轻人,已经开始朝着改善路子走了。
02
开年以来,城西二手房的话题王杭与城,近期成交就以改善户型为主。
手边买房数据显示,3月杭与城成交的41套房源中,四房以上大户型大23套,占总量的近6成。
更夸张的是,这其中196㎡以上的户型成交量高达10套。
另一个去年底交付的纯改善小区枫翠云轩,成交量虽然没有杭与城这么夸张,但也一直很稳定。
139-190㎡的户型,今年以来已经成交了16套。

溢价最多的,还不是139㎡的基础改善户型,而是164㎡的四房三卫户型,正常楼层成交单价在4万5上下。
一位蒲荷芸邸的房东朱姐告诉我,自己那套123㎡的四房洋房,最近看的人也多起来了。
仅最近一周就有15组带看,而且还有好几个愿意出价的客户了。而且,出价是一个比一个高。
朱姐感叹,说不定挂了一年的房子,这一阵就能卖掉。
03
未科大户型开始走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近几年未科二手房价走低,大户型的总价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了。
要知道,在三兄弟巅峰时期,二手房单价一度突破7万+,那时候一套89㎡小户型总价也要600多万。
但现在主流品质次新房的二手单价都在4万上下,600万上下已经能买140㎡的宽敞四房,选择余地也大得很。

甚至,不少近两年交付的新房,还是亏本出售的状态。
比如前文提到朱姐的蒲荷芸邸,新房买入价就要490万,选择只挂480万出售。不算税费、资金成本这些,仅账面上就亏了10万。
朱姐每天都在感叹,要是当年把这笔钱拿去买理财,哪怕是存定期,也不会这么心塞。
这类房东替你亏本持有的次新房,还在未科核心位置,来一套改善岂不快哉。
04
除了价格因素,其实这两年未科也开始发展到一个住房改善阶段。
在过去4年,余杭人口增加了19.5万,占杭州增量的25%。而余杭大部分的人口流入,自然是指向未来科技城的。
年轻人来了,之后出现的是新生儿来了,最后带孩子的老人也跟来了,一个更稳定的家庭结构开始出现。
所以,浙一余杭院区的产科常年爆满,床位紧张到恨不得生完就立刻让你出院。
EFC的小广场、天空之城大草坪、八方城的园区运动场……凡事婴儿车能推行的空地上,都会有孩子出现,当然往往也附赠一个陪伴的老人。
这也难怪,杭州去年60岁以上的人口增加了0.9%。毕竟,在前几年人口一路狂飙后,带娃的老人也是时候来杭州帮衬了。
三代同堂下,三房已经是很紧凑了,稍微要能有口喘息,就得置换上一套四房。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小蒋,前几年小夫妻在未科996,住一个89㎡的三房就绰绰有余,除了一个主卧,还有独立衣帽间和游戏房。
但自从去年生完孩子后,老家老人过来带娃,游戏房又改回了卧室,衣帽间也堆满了孩子的东西。
现在,小蒋只想赶紧换一套大四房,重回原本的生活轨迹。
进入下一个改善阶段的未科,尽管三房是不少刚需购房的低门槛,但也不能怀疑越来越多的未科人,想要买一套大房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