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回时》:99%观众没发现,庄府门上“幽居”才是全剧最大伏笔

幼南谈影剧综 2025-04-01 03:19:54

看《雁回时》,我一直觉得很奇怪,庄家门口竟然不是悬挂“庄府”的匾额,而是别树一帜地悬挂了两个字“幽居”。

说实话,第一集看见庄寒雁晕倒在“幽居”门前,我还以为她是太冷了,以至于晕倒在了别处。

直到那个嬷嬷出来看见她,叫出了“三小姐”,我才醒悟过来,这“幽居”,竟然是庄府。

好吧,开了眼了。

起初,想到庄仕洋科举出身,翰林编修的身份,我以为“幽居”是他附庸风雅之作。

毕竟,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出了许多以“幽居”为题的诗词。

比如,唐代韦应物写过《幽居》: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宋代诗人陆游也写过《幽居》:百事徒劳无一成,幽举偶得称幽情。

后来,随着剧情的播出,我们看到了庄仕洋的伪善,明白了十七年前阮惜文断腿的隐情,想到庄寒雁第一次与她见面时,她嘶吼的那几句话:

“你们庄家一个个面慈心善,全都是吃人的恶鬼,地狱的无常。”

我觉得“幽居”可能是一种讽刺的表达,讽刺庄仕洋表面伪善,内心狠毒,更讽刺庄家是一个幽禁之地,残害了众多女人的一生,也困阻了生活在这四方院子里的所有人。

直到听到那个典故,我才突然发现:“幽居”两字,不仅是全剧最大的讽刺,也是全剧最大的伏笔。

在《东观后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个人:

梁商,顺烈、懿献两位皇后的父亲,还凭借外戚的身份,位居百官之首。

不过,他虽顶着外戚的身份,却“每存谦柔,虚己进贤”,不仅严格约束自身权力,还多次拒绝皇帝的封赏;同时,他体恤民情,经常以国家的名义开仓赈济灾民,且从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从某些方面来说,他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可惜,性格优柔寡断,并且为了巩固权势,他默许儿子梁冀结交宦官,埋下了外戚与宦官勾结的隐患,导致梁冀专断朝政近二十年,甚至还毒杀了汉质帝。

梁商死后,皇帝感念他生平功绩,曾写过这样一篇哀悼文:

“孰云忠侯,不闻其音。背去国家,都兹玄阴。幽居冥冥,靡所且穷。”

大致意思是:梁商背弃现在的国家,离开了人世,定居于幽暗之地,自己对于他的离去的哀思,感到无比哀痛。

在这里,“幽居”指代墓室、墓穴,结合剧情,阮惜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人虽还活着,但心早就死在了十七年前的那个深夜,这整个庄家对她来说,与墓室无疑。

梁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裴大福一手遮天,庄仕洋是其最信任的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也许这就是编剧设下的伏笔,电视剧在一开始就通过“幽居”两个字来暗示我们,庄仕洋与宦官裴大福有关联,庄仕洋就是宦官裴大福的爪牙。

可惜,就像我们被“幽居”表面“淡泊名利”的高雅所骗,起初我们也被庄仕洋“扮猪吃老虎”的样子所骗,要不是阮惜文突然发难,谁会想到文弱书生样的庄仕洋竟然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狠人。

你们觉得呢?

1 阅读:689

幼南谈影剧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